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478|回复: 16

[岁月留痕] 1977,我们的高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1 15: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苍梧晚报

 在中国的当代史上,1977年绝对应该被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那一年,几百万青年如过江之鲫涌向高考考场。而此前,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已在中国消失了10年。

  这一年的高考,积聚着人们的梦想与希望,蕴藏了学子的信念与感情,是一个民族对知识渴求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重建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开始。1977年的高考,不仅仅是恢复了一个简单的入学考试,而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许多人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

  那一年,全国有570万年轻人,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和奋发的意气走进考场。在连云港,则有6225人经历了人生中最具变革意义的一次挑战。

  1977年深秋的一个早晨,25岁的赣榆县夹山人民公社东沟小学教师董淑旺像往常一样,一边挑水浇菜园,一边听着村里的喇叭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忽然,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中央决定从1977年起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不再只靠推荐。

  这则消息在董淑旺的心中激起惊喜的浪花。32年后,担任市政协副主席的他回忆说:“‘文革’中,只有贫下中农或大队书记的亲戚才能被推荐上大学,像我这样家中被划成上中农成分的人,想都不敢想大学这两个字。我1974年7月从班庄中学毕业回乡后,因为小学里缺老师,两个月后被公社叫去教课。”

  其实,恢复高考的消息在未被广播传递到全国各地之前,“嗅觉”灵敏的人已经从报端察觉到了中央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上将有重大变革。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廷亮清楚地记得,1977年,他在第九中学(即猴嘴中学)上高二。一天课上,数学老师张学琪告诉大家,据他从《参考消息》上看到的新闻,他猜测,可能要恢复高考了。不久,正如张老师所言,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了城乡的角角落落。

  第九中学迅速调整了教学重点。“在这之前,我们从初中开始,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要上山下乡,农业基础知识、工业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数学、理化等既然为辅,书本编得都很浅。”张廷亮说。

  原淮海工学院党委书记刘健也记得,当时他托人找来高中应届生(当时的高中是两年制)的课本复习,发现帮助不大。他说:“1977年,我插队在新浦农场,担任浦南管理区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我在知青里算混得好的,但知道高考的消息后,还是毫不犹豫地去场部报了名,因为我觉得,以后不管是搞科研工作,还是走上领导岗位,没有知识是不行的。我是老三届高中生(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那年正好30岁。报完名,找来课本学习,一翻,发现比我上学时用的课本浅多了,基本上没什么用。”

  同样的烦恼也困扰着董淑旺。他只得请家住上海、“文革”前考入西安交大的表哥帮忙。表哥于是给他寄来了一套“文革”前历年高考试题汇编和高中课本。董淑旺如获至宝。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套高考资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备战高考,第九中学将300多名应届生分为白班和晚班。100多名准备高考的学生上白班,白班配备学校里最好的师资力量;另外200多人上晚班。

  和第九中学类似,全市的各个中学都为高考开设了专门的辅导班。市文化局局长田明当时在浦东中学的高考辅导班里复习。田明回忆:“1977年,我只有18 岁,8月份中学毕业后下放到了新浦农场。高考的消息刚传出来时,我在农场里还不知道,但母校的老师们已经列出了有潜力学生的名单,里面有我。班主任罗老师就去家里找我,动员我参加高考。刚开始时我对高考没有什么概念,不太想去。后来父亲告诉我,罗老师为了我参加高考的事,来找好几趟了(我那时白天在农场里干活,偶尔晚上回家)。我就想,学校里办了辅导班,我去听听看吧。我于是逃工一天,去听课。听后感觉能跟得上,这才向农场请了假,正式开始复习。”

  当年的老师对学生的尽责之心与爱护之情至今让田明感动不已。1977年的深秋非常冷,10月初已经结冰了。为了让这十几个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们把办公室腾出来,并将惟一的一个烤火炉子也放在了那间办公室里。“我至今不知道老师们都去哪里办公了。”田明深情地说,“有一位叶老师,刚开始时对我们恨铁不成钢,见我们嘻嘻哈哈还没有进入状态,发火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认真,你们知道这次高考对你们意味着什么吗?’我的老师们都是从高考过来的,比我们更懂得高考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

  董淑旺的母校———班庄中学集中优秀教师办了免费的晚上辅导班,董淑旺和赣榆县西部的“同道中人”每天晚上步行十几里路去听课。“天气很冷,但每天听完老师的精彩讲课,浑身却热乎乎的。”一定要抓住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董淑旺认为,那是大多数人备考的强大动力。

  刘健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作为农场干部,他不能请假,三个连队七八百人要管理,农场里又正在忙秋收,他的白天时间都被工作占满了,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抽空学习,所以,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学到深夜。“我后来考上大学,主要还是靠在徐州三中上学时打的老底子,那时我的学习条件太不好了。”刘健说。

  和刘健一样,淮海工学院副院长杜军和姐姐———市中医院院长杜娟当时也没有上高考辅导班,全靠自学。杜军回忆:“1977年,我19岁,高中毕业一年了,在新坝当知青。预考前我没有请假,一边挣工分,一边复习,等过了预考,才请假回家。”那时在市五交化公司上班的杜娟也是边工作边复习。

  1977年的高考,一般考生要考两次,预考和正式考试。董淑旺却考了三次。“因为报考的人太多,公社经过测算,决定先考一次,录取比例是80:1,我过了。接着到县里参加第二次预考,录取比例是15:1,我又过了。竞争非常激烈。记得预考结束后,我每天像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地等待中榜通知。两次预考通过,让我的自信心增加了一大截。”

  两个月的复习时间瞬间即逝,1977年12月15日,高考开始了。当年的高考,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三门,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五门,其中,物理、化学是一张卷子。

  董淑旺在赣榆县中学进行了“最后的冲刺”。正是寒冬时节,滴水成冰,条件艰苦,考生们大多衣衫破旧,被冻得瑟瑟发抖。赣榆县教育局于是在每个考场都放置了煤炉,给考生取暖。董淑旺说:“我们的高考和现在相比有三点不同,一是没有英语考试;二是听说没有出现作弊的情况;三是考生之间无法讨论正确答案,有些题甚至连老师都很难给出正确答案。”

  刘健、田明、杜军、杜娟的考点都在老新海中学。那天一大早,刘健很早就从住处出发,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考场。“不提前走不行啊,我那时住在玉带河边,到考场的路大多是土路,坑坑洼洼的,怕路上出点什么状况,赶不上考试就糟了。”刘健说。

  那天,田明则“意外地”从不擅言辞的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份默默的祝福。“父亲有一支紫红色的钢笔,在那时候,算是很高级的钢笔了,他从在部队时就用它了,已经用了二三十年,十分珍惜。那天,吃过早饭,他突然把钢笔给我,说:‘你拿这个考吧。’父亲一般不爱表达感情,我参加高考,他没说过什么,似乎不太关心这个事,但那天我知道了,他给我的那支钢笔里寄托着他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关心。”

  紧接着是填报志愿。董淑旺说:“我原来只知道全国有清华、北大、南大等几所大学,当真正看到全国竟然有那么多的高校可供选择的时候,有点懵了,不知道怎么填了。我的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能给我任何意见,周围的同事、朋友,也不能给我提供信息,所以,只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判断。当时我是民办教师,在村里接触到的有知识的人就是医生,因此报志愿我局限在了医学和师范上,三个志愿分别报了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

  提起当年报志愿,田明认为自己很“失策”,一心求“好”,三个志愿分别是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徐州师范学院。“如果把徐师填成第一志愿就好了。”他遗憾地说。

  刘健的目标很明确,作为徐州人,他已经离开老家8年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家乡上大学,因此,他的第一志愿就是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1978年2月中旬的一天上午,董淑旺正在课间休息,邮递员把一封信交到他的手上,说:“你考上大学了。”董淑旺拿到信一看,是“江苏新医学院”(“文革”中,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合并为江苏新医学院,后又分开)寄来的,知道确实被录取了。“当时,我情不自禁眼泪就盈满眼眶,头脑里一片空白。和几位同事打过招呼以后,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腿脚轻飘飘地跑回家报喜。”

  董淑旺考上大学的消息一下子在小村庄传开了,邻居们纷纷上门祝贺,同时,消息迅速传遍了四邻八乡和邻近的山东省的一些村庄。1977年恢复高考,赣榆县只考中了58名本科生(两三个月后又补招了几名),董淑旺作为那58名佼佼者中的一员,怎能不在短时间内声名远扬?

  浦东中学有3人过线,田明的分数最高,但由于志愿没有填好,被中专学校———海州师范录取。入学半年后,徐州师范学院与海州师范联合办了一期大专班,学校将1977年高考过线的田明转入此班。

  张廷亮介绍,徐州师范学院与海州师范学校联合办的这一期大专班,是连云港市高等教育的源头。

  刘健如愿考上了徐州师范学院,杜军同时就读于该学院数学系。虽是同届学生,但两人相差了11岁。这在当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杜娟考入徐州医学院。

  虽然第九中学在高考上下了苦功,但由于应届学生底子太薄,无一考中。第二年,一些学生转入新海中学“深造”,择校之风自此开始。据后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应届学生的知识能力、知识水平明显弱于往届生,特别是弱于“老三届”学生。不管是考分,还是过线比例,都不如往届生。十年“文革”,人才“断层”现象可谓严重。

  1977年,连云港市有6225人参加了高考,417人被各类学校录取。全国有570万人走进考场,27.297万人被录取。

  1977年的高考,是中外教育史上一次集10年人才于一考的罕见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些“闯关”成功的天之骄子每当提起“七七级”这个名称时,都会显得非常自豪。因为,它不只是一个年级的名称,也不仅仅代表着入学的年份,这个名称,体现着一代青年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是一个混乱时代的终结,同时,又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发表于 2009-6-11 15: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恢复高考制度!不过那时,还是错过了很多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6: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77高考,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6: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77高考,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之一!
shp3666 发表于 2009-6-11 16:01

多读些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党及时的拨乱反正,挽救了国家、民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8: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小平的英明决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9: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没想到吧,30年后,大批学生毕业后,居然找不到工作。幸?还是不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9: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敢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08: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没想到吧,30年后,大批学生毕业后,居然找不到工作。幸?还是不幸?
等待个戈多 发表于 2009-6-11 19:35

人才饱和简单地说供大于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23: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考上大学的上完学再替没考学的打工,新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7: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考上大学的上完学再替没考学的打工,新鲜吗?!
鱼叉 发表于 2009-6-14 23:50

是不是你没考上大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7: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淑旺兄不错,可惜有力捞不到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跟现在比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0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么多大学生要是搁在大跃进时期那还得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17: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人的幸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2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江苏兄的帖子,虽然转贴但有质量。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 15: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的考上大学的,现在都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不论是学术还是政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13:50 , Processed in 0.1263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