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728|回复: 3

建国以来江苏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变化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15: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5年,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在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也不过是短短的一段。但是,新中国诞生55年来,她所迸发出的生产力超过以往几千年的总和;她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世世代代的积淀和积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我局组织力量,分别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等方面,对祖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回顾,本文仅从城乡居民生活方面对连云港市55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回顾,以供连云港市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建国55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连云港市广大城乡居民生活状况与饥寒交迫、极度贫困的建国前相比,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改革开放20多年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不仅远远超过改革开放前近30年提高的总和,也可以说超过了连云港市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一、伟大的变革,扎实的提高



    从总体上看,由于建国初期不利的国际环境,以及急于求成而发生的“大跃进”的失误,特别是整整10年的“文化大革命”影响,连云港市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综观55年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变化轨迹,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大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即自解放一直到1957年,是城乡居民摆脱极度贫困到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阶段;二是“大跃进”和“文化革命”时期。即从1958年到1978年,是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起伏徘徊的阶段。三是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期。即从1978年底到现在,是加快改革开放,大步走近小康的阶段。根据连云港市半个多世纪城乡居民生活变化轨迹,具体可大概细分为以下8个时期:



    1、建国之前:即1949年10月以前的困苦时期。



    连云港地区是1948年11月7日解放的。解放前,在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下,加之战乱影响,连云港市城乡经济萧条,物价暴涨,民不聊生,广大城乡居民普遍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住不避雨”的悲惨生活,相当一部分居民被迫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脚踩盐碱头顶霜,逃荒要饭卖儿郎”,“处处都有破衣人,满眼皆是茅草房”,“跑上海、闯关东,扛大活、当长工”是当时连云港市广大城乡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直到1949年初,由于灾荒依旧严重,尽管已经翻身的人民群众生活仍是极端贫困,度日艰难,当时人民政府本着“不饿死一人”最基本要求,大力组织生产自救,同时多方筹集救济粮款,带领全市人民渡过了解放后的第一个灾荒年,使广大城乡居民群众亲身体会到:还是新社会好,还是CP 爱赣榆好。



    2、解放初期:即建国之后到1952年的恢复时期。



    建国之后,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广大翻身群众恢复发展地方工商业,在广大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同时相继开展土地改革,进一步巩固发展互助合作运动,顺利渡过了由于连续水灾造成的粮食紧缺危机,初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时,广大城乡群众是翻身做主,进厂矿,分田地,人人是兴高采烈,劳动热情高。据初步统计,到1952年,连云港市城镇职工人均工资达到356元,较1949年提高47.1%;而广大农民则普遍是有田种、有住处、能吃饱、能穿暖。据了解,解放初期,连云港市广大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是基本能满足温暖,普通百姓最向往的生活是:不缺吃,不少穿,当家作主,扬眉吐气。



    3、五十年代:即从1953年开始到五十年代末的过渡时期。



    自1953年起,在国家统一部署下,连云港市开展了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在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城乡全面实行了粮食统购统销,并开始对城区和盐区居民实行粮油定量供应,以确保广大普通群众的基本生活,从而开启了我国长达近40年的“计划供应”序幕。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和“大跃进”形势的影响下,连云港市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广大当家作主的城乡百姓获得了充分劳动和就业机会,广大劳动群众“战天斗地”,大搞粮食、蔬菜、生猪等副食品和日用工业品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当时市场供应紧张状况,普通百姓生活有了根本保障。据统计,到1959年,连云港市城镇职工人数已达到近7.0万人,农村劳动力人数为近62万人,分别为1949年的2.8倍和1.5倍;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674元,较1949年增长1.8倍;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54元,基本保证了当时农民家庭较低标准的日常生活需要。概括起来,这一时期是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由温饱难保到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阶段。广大城乡居民普遍的感受是: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安定,斗志昂扬。普通百姓最向往的目标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赶超英美,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4、六十年代:即从1960年到1969年的动荡时期。



    从连云港市来看,这一时期,正是“大跃进”后期到“文革”武斗的基本结束,期间又遭遇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致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城乡居民生活出现了长期的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局面。据统计,在整个六十年代,连云港市城镇职工人均年工资平均在450元上下,到1969年为453元,较最高的1964年低6.8%;农民收入则在前期的低速徘徊后呈现缓慢提高态势,其中1961年农民纯收入为64元,1963年最低为56元,1968年最高达93元。总之,这一期间,由于严重的天灾人祸,连云港市工农业生产持续徘徊,市场物资供应紧张,城乡居民生活普遍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困难,部分农村家庭甚至出现“背井离乡”。绝大多数居民家庭仅仅维持在一个温饱的生活水平,很少有人、也没有条件讲究吃穿用。一般情况下,人们以吃杂粮、薯类、蔬菜为主,其他副食很少,最好的年份人均年消费猪肉不过1公斤,鲜蛋不过0.5公斤,其中一些农村地区过的还是“种点红薯半年粮,加上糠菜度时光”的生活。从穿着方面看,当时非常流行的“艰苦朴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这一时期人们衣着消费的最好写照。在过年过节,一般家庭如能“计划”来一点肉、一只鸡,外加一些鱼虾、地瓜、豆腐等,就能使一家老小快活好几天。



    5、七十年代:即从1970年到1978年的发展时期。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在“抓革命、促生产”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方针指引下,社会经济秩序日趋好转,尽管这一时期仍然是“革命挂帅”,特别是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当时社会经济影响深远,但城乡居民总体生活在依然较低收入水平下普遍有所提高。当时虽然实行的还是“定量”和“凭票”的供应体制,但百姓生活确实已进入了“吃的饱、穿的暖”的“温饱阶段”,其中相当多的家庭已有能力讲究吃穿和追求时尚。据统计,1978年,全市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494元,较1970年提高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元,较1970年增长37.7%。这期间,从吃的方面看,可以说是“一日三餐有保证”;从穿的方面看,已是“城乡百姓三样衣(干部装、中山装、列宁装),四种颜色(灰、绿、蓝、白)盖满地”的一片大好形势;而从用的方面则是注重实用价值,其中以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为代表的“三转一响”,是这一时期城乡居民家庭“富有”的标志。当时,上海产自行车、手表,以及红灯牌收音机、大前门香烟等,是广大城乡居民最为“钟爱”但又很难得到满足的“名牌”。能穿上一身“的确凉”衣服,在当时可以说是最时髦和最有身份了。



    6、八十年代:即从经济改革以来到1989年的改革开放前期。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稳定,党和政府的重心工作已逐步转移到抓生产建设上来。特别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连云港市经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乡居民生活也开始呈现了“质”的变化,整体生活水平已从初步实现“温饱”开始进入稳步“充实”阶段。这一时期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尽管还是一切都要“凭票”供应,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改革初见成效,城镇职工工资水平逐年提高,现有供应状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了。尤其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城乡家庭“万元户”不断涌现,加之普通百姓收入整体提高,居民消费也呈明显的平面扩张状态,当时社会上电视热、冰箱热、洗衣机热,以及建房热、装修热等已是“风起云涌”,市场上“抢购风”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确实,这一时期,连云港市居民消费需求结构正经历着急剧变动,居民消费从“满足生理性需求占统治地位阶段”迅速转向以追求消费质量、档次、功能等为目标的“质量充实阶段”。其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耐用消费品的排浪式消费热潮构成了当时需求的主潮流。据统计,连云港市城市居民消费从开放前期的“二电二机”很快就转入到“一彩三双”即彩电、双门冰箱、双卡收录机和双缸洗衣机。到八十年代后期,大屏幕平面直角遥控彩电、大容积冰箱、全自动洗衣机、高级音响等又成为潮流商品。而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也开始呈现“升级”的态势。到1989年,连云港市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彩电从1984年的3台提高到40台,洗衣机从12台提高到97台,电冰箱从1台提高到60台,收录机从27台提高到70台。而农村居民主要耐用品普及程度也很快,其中每百户电视机从1984年的5台提高到36台,收录机从2台提高到11台。总之,这一时期,可谓市场需求膨胀时期,连云港市城乡居民消费热点转移频繁,档次不断升级更新,令人目不暇接。



    7、九十年代:即从1990年开始以来生活质量提高时期。



    进入九十年代,连云港市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可以说是“蒸蒸日上”。尽管由于城乡居民消费热点在连续较短时期内多次变换、更迭,造成消费品市场频繁的阶段性震荡,形成了产业结构新的严重失衡。在九十年代初期曾出现“收入放缓”、“需求疲软”,但总体上看,特别是在DXP南巡之后,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也相应开始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这一时期,连云港市城乡居民消费档次不断升级,整体生活仍然可以说是“年年跨上新台阶”。其中城市居民可以说是10年迈出五大步,而农村居民则是连续跨上三个台阶。



    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连云港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2000元提高到1993年的2623元,1994年一跃又突破3000元达到3881元,1995年再次突破4000元达到4504元,1997年越过5000元实现5296元,到1999年完成5981元,较1990年翻了近两番。从农民收入看,1990年为696元,1994年达到1375元,1995年实现2011元,到1999年则第一次跨上3000元台阶达到3051元,相当于1990年的4.4倍。总之,在整个九十年代,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在连续有“新的突破”的同时,确实较明显地呈现向“高级化”变动的趋势。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突出特点:(1)第一个特点是,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宽裕型”转变;(2)第二个特点是,消费档次由“普通型”向“高级型”转变;(3)第三个特点是,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4)第四个特点是,消费领域由“狭窄型”向“宽广型”转变。据初步测算,根据九十年代初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到1998年底,连云港市市区城市居民已实现小康初始水平的95.4%,赣榆县为98%,东海县为97.4%,灌云县为97.3%,灌南县为86.1%。到2000年,连云港市市区及各县则全部基本达到了当时较低水平的小康生活标准,也就是说,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在总体生活方面已基本实现小康。当然,目前这种小康生活只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距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标准尚有相当大的距离,有待今后继续加倍努力。



    8、新的世纪:也就是进入2000年以来到现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进入21世纪,连云港市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城乡居民生活也从上个世纪末低水平的小康开始大踏步的向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近5年来,全市人民团结奋斗,进一步树立强烈的连云港意识,紧紧围绕开放兴市、科教兴市、以港兴市三大主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决贯彻实施“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和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切实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据统计,到2003年,连云港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139元,较2000年分别增长20.5%和2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84.63亿元,与1999年比,净增77.16亿元,也就是说,仅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所新增加的居民储蓄,相当于建国至1996年近47年的储蓄累计。其中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用品升温、升级、“换档”及更新频率加速明显,而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更是大幅度增加,并已成为连云港市城乡百姓新的消费重点、热点和亮点。总之,从收入、财产、存款等方面看,近几年,连云港市整体经济状况是建国55年来最为富有的时期。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6: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历史的转折巨大的变化



    建国55年来,尤其改革开放25年来,连云港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变化巨大。特别是1992年以来,连云港市改革、开放、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迅速而全方位的得到提高。这一时期,城乡居民物质消费突出的特点已是由“量”的满足开始转向“质”的提高,部分物质消费已呈现明显的“超前”趋势。


归纳起来,近年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有以下八大方面:


   变化之一:从满足吃饱到讲究营养。



    民以食为天。“吃的饱”,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期望。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到解放前,“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一直是我国普通百姓真实的生活写照。解放后,“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大问题,但直到改革初期,这个“大问题”才初步得以解决。目前,连云港市城乡居民不但“吃的饱”,而且吃的“相当好”,也就是说“吃饭”问题已彻底得到解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一是食品消费讲求精。据统计,到2003年,连云港市城市居民副食消费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已达到90%,较1984年提高3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副食消费比重也超过70%,较1984年提高20多个百分点。副食消费水平的上升表明了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的营养状况在得到基本保证的同时又有明显的改善。确实,在食品消费方面,鸡、鱼、蛋、肉乃至山珍海味等早已成为目前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老百姓为“吃”而发愁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二是外出用餐讲方便。近几年,居民消费观念已由传统的饮食家庭化开始向省时、方便、丰富、新鲜的社会化方向转变,其既反映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又说明了市场供应的丰富多彩。据统计,2003年,连云港市城市居民在外用餐占全部食品消费比重已达12.0%,较1984年大幅提高。近几年,不少农村居民走出家庭宴客待友,也早已不足为奇。三是“恩格尔系数”降下来。其是指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其系数越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越好。据调查,多年来,连云港市城市居民花在“食”上的钱一直占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其中1984年达56.8%。进入90年代后,这一比重不断下降,2003年达到36%,较1984年低17.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7.7%,较1984年降低15.5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变化,其标志着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已确实发生了“质”的飞跃。



    变化之二: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这一与人类生活最为密切和广泛的要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的绚丽多彩。近几年,尤其青年人的衣着色彩,已突破了颜色单调、式样单一、“满街都是一个样”的旧格调,服装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工艺化,面料趋向高档化。与此同时,儿童时装、成品服装也已成为当今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热点。



    据统计,2003年,连云港市城市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方面支出占全部生活费支出消费支出比重达10%以上,农民人均穿着支出比重为6%,衣着支出消费分别较10年前大幅度增长。总的来看,如今连云港市的服装市场处处是一派繁华景象,服装面料、品种、品牌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多的令人眼花缭乱。其充分反映出连云港市居民早已走出过去的穿衣“困境”,过去的一衣多季、一衣多人、一衣多场合的情况现在已成为“笑话”和“故事”,取而代之的是一季多衣、名特优新,绚丽多彩,时尚舒适,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已由过去单纯为了防寒、取暖向着美化生活方面发展。



    变化之三:从低级、实用到高级、享受。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在“用品”方面。尤其近几年来,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完成了一个由低级讲“实用”向高级讲“享受”的发展过程,家庭财产的更新频率明显加速。具体突出的变化是普及快、更新快。



    1、普及快。这是近20多年来最明显的变化。如家用电器的概念,改革开放前在相当一些人头脑中还很淡薄,当时很多家庭可谓“一穷二白”,能有一台象样的收音机就已相当自豪了。但到目前,家用电器已很快就“飞入平常百姓家”。如组合家具的普及也只是90年代初的事情,经过不到10年的时间就已成为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家庭中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还有如金银首饰,过去是富裕的标志,目前则相当普遍。手机、空调、电脑等三大生活享受用品的普及更是神速,现已成为当前普通家庭中的必须品。另外,私家车在前几年是绝大数人都不敢想的事,目前则已悄悄的向我们驶来。



    2、更新快。这是近几年人们普遍感觉到的特点。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是充分体现出了“与时俱进”,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周期也同时在明显的加速。如洗衣机,目前已发展到全自动,电冰箱则从普通“冷冻”发展到“绿色保鲜”,电视机从普通彩电向多功能一体机发展,淋浴器从“燃气”到“太阳能”,其他如从电风扇到空调,特别是通讯设备的普及和不断更新,更是加快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进程。用追赶潮流百姓自己的话讲:“现在物品更新的都不敢买了,刚看好的一件,还没等搬到家,“那边”又变化了。我真是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咋是这么快”。



    据调查,到1992年,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家庭已普及和基本普及的除自行车、电风扇外,主要有电视机和缝纫机。到1998年末,则增加了电炊具、电冰箱、洗衣机等。而到2003年,电话、手机等又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须品,其他普及较高的主要有空调、太阳能、家用电脑等,其中超过5‰的家庭已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变化之四:从拥挤、简陋到宽敞、高档。



    常言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居住情况是最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前,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的住房可以概括为“一拥挤、二简陋”,在整个市区,比较象样的住宅楼房屈指可数,广大农村砖瓦房也为数不多。改革以来,尤其开放之后,为彻底改善连云港市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住房质量,连云港市除大力鼓励集体单位和城乡个人建房外,还集中资金重点加强对旧城区的改造,使许多城乡居民从原来简陋的平房乃至“茅草房”中搬进了新式住房。



    “民以居为安”。据调查,近几年,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家庭的居住条件改善明显,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房子越来越宽敞。2003年末,连云港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总使用面积达到23平方米,约较1992年增加近1.7倍,;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2.5平方米,较1992年增加近30%.其中相当多的家庭已拥有二套甚至三套住房。二是房子越住越高档。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25年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有超过90%的家庭喜迁过新居,其中有相当一些家庭是多次“乔迁”。据调查,到2003年,连云港市城市居民居住成套住宅的家庭达78%以上,农村居民住宅中钢木住宅比重也达到95%以上,均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小康住宅标准。三是房子装修越来越漂亮。据调查,搬迁新居总是伴随着住房条件的大幅改善。据统计,目前连云港市城市家庭最简单的装修也需2万元以上,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至少也在万元左右,特别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城乡居民,不但拥有自己的“高档”住宅,其内部的装饰也是相当的优雅、别致,并且趋于宾馆化。四是居室环境越来越现代。居室环境的质变也是居住条件改善的另一重要侧面。据调查,居室环境改善的标志主要表现在:(1)燃料:到2003年末,连云港市城市居民中以煤气和液化气为主要的家庭达到了87.5%,明显高于1992年35%的水平;而农村居民以液化气和沼气为主的家庭也占有相当比例。(2)饮用水:从生活用水的变化情况更能反映出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据调查,近两年,饮水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已发生了彻底的革命,其中有近60%的家庭以饮用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主。从农村来看,绝大多数居民家庭的饮用水经过处理,其中相当多的农村已统一安装了自来水。(3)厨房设备和冷暖设施:据统计,目前,电冰箱和排抽油烟机已成为连云港市城市居民及农村较富裕家庭必备的生活设施;家庭取暖和降温方式也有明显改善,其中城市家庭空调普及率已达65%,相当多的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真正实现了“一年四季、温暖如春。”



    变化之五:从“出入不便”到“潇洒自如”。



    交通和通讯状况是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加大投资力度,着力解决交通通讯落后面貌,但直到1992年,连云港市交通不便的状况仍未明显改观,而打电话虽已结束了“新浦”与“连云”地区需挂“长话”的历史,但装电话难以及装电话后服务难的问题仍然困挠着普通百姓。为此连云港市持续加大投资规模,到目前,全市现代立体交通通讯网络已初步形成,并在全省位居中上水平。



    据统计,到2003年年末,连云港市私人拥有汽车13809台,其中载客汽车6801台,较上年分别增长31.7%和40.9%,较1992年则分别增长近100倍和617倍,其说明,连云港市现有私人汽车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新“发展壮大”的。确实,连云港市大街小巷到处“流动”着的私家车,不但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也已成为连云港市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从通讯方面看,到2003年,连云港市居民家庭电信电话普及率已接近100%,手机普及家庭达40%,其中城市家庭达到近80%。其他如计算机通讯等,也已成为相当多的居民家庭新的“必须品”,其中城市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已超过20%,其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出连云港市交通通讯发展的流光溢彩,一日千里。弹指一挥间,天涯若比邻,这在前几年是无法想象的。



    变化之六:从枯燥单调到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带动了连云港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连云港市文教娱乐事业的繁荣兴旺。就在许许多多普通居民生活接近小康,走向富裕的同时,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对文化生活方面的追求愈来愈强烈,精神面貌乃至整体素质也是越来越好。也就是说,当前许多居民对生活环境及精神文化的追求已逐步由求实、求知、求新向求美、求乐等方面发展,这基本反映了人们消费欲望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或也可以说,连云港市当前居民的“消费发展”正由“物质型”转向“精神型”。



    据统计,反映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变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是文化娱乐用品拥有量迅速增加。其中普及最快的是电视机和收录机,VCD、影碟机等也是快速步入居民家庭,其他如录像机、照像机及各种体育器材、健身器材等也有明显幅度的增长,使广大城乡居民的视野进一步得到开阔。其次是休闲娱乐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现在,城乡居民利用双休日购物、娱乐休闲、旅游健身、走亲访友、读书看报以及集邮、种花、养鸟、钓鱼等活动时间大幅增加,尤其旅游健身、读书看报等已成为连云港市当前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热点。第三是用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长。2003年,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中,用于文教娱乐支出的比重达到近15%,其支出额较1992年增长达近7倍。同期农村居民支出比重则高达18%,其支出额较1992年增长约5.0倍。其足以说明,连云港市城乡居民昔日那种“日不出市、夜不出户”的封闭生活方式已被彻底打破。



    变化之七:从“囊中羞涩”到“家财万贯”。



    随着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增加明显,昔日那种“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的“寒酸相”日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尤其近些年,尽管部分居民收入呈总体放缓,但“敢于随意消费”、“能够随意消费”的家庭仍是大有人在。“即兴消费”、“舒舒服服享受生活每一天”,已成为他们新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追求。据统计,到2003年末,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84.63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到3963元,相当于1990年的近10倍。据初步测算,到2003年末,连云港市平均每一家庭户均金融资产,即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国库券等就达约3万余元,其中市区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至少在6万元,相当于1992年的6倍多。据调查,在最近几年里,连云港市拥有十万元家产的家庭相当普遍,拥有百万元家产的家庭也是一般水平,而拥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家产的家庭也占有相当比例。尤其沿海乃至市郊一些乡村,以及城市中率先富裕起来的居民家庭,他们的家庭财产远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变化之八:从“基本养老”到“全面覆盖”。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我国近年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体制改革攻坚的重点,当然也是近几年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中最大的变化之一。

    据调查,目前,连云港市社会保障、保险网络已遍布全市广大城乡,以劳动保障、民政扶助及商业保险等为主组成的“网络”已“网络”了全市千家万户,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已初步得到缓解和解除。据不完全统计,早在1998年,连云港市所有的乡镇及居委会已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到2003年,连云港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率和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医疗保险面继续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城乡“五保”对象全部得到供养。目前,连云港市社会保险的重点已进一步向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广大农村伸展,其中全市近100%的城乡居民家庭已经参加了各类养老保险、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等,保险品种多,保险范围广,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空前提高。

    伴随着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和开放的大潮,连云港市的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将会发展的更快、更高,“处太平盛世,过富足生活”,广大城乡普通百姓明天的生活,将会更加富裕美好。

    注:(1)本文第一部分主要结合连云港市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进行划分,仅供研究参考;
    (2)本文侧重反映建国55年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请参考本专文的上篇和下篇。
    (3)主要指标数据说明:①1978年城市居民人均收为推算数;②1983年之前农民人均收入为原农村收益分配统计数据,1984年后为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③有关增长数据均已按同口径调整;④小康进程按国家统计局90年代初制定的指标体系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6: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短短几十年,变化真的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7: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不喜欢看这些官样总结,就象我们的中央新闻联播:前十分钟:我们的领导很忙;中间十分钟,我们的人民很幸福;最后十分钟,世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03:40 , Processed in 0.0862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