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3136|回复: 12

[海湾拾贝] 论赣榆宋时期的李氏七大支古卷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6 07: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赣榆宋时期的李氏七大支古卷谱
周东  李亮


    “天下李氏出陇西”,所以绝大多数的李氏家族的堂号都称作“陇西堂”。当然还有李氏“嘉庆堂”、李氏“濡须龙门堂”。赣榆李氏七大支的堂号为“陇西致和堂”。

总看赣榆诸姓来历,土著人等已不可考,赣榆的部分徐氏来赣榆比较早,像赣榆部分王氏、杨氏等来赣榆时期是明初洪武年间,其先祖系苏州或沿海一带的移民,其他姓氏来赣榆大多于明中季甚至清后期。李氏七大支先祖来赣榆大约在是南宋末年。同治八年《李氏六支六门门谱》。上面记载了东藩公于宋末元初避红巾乱,而迁入江苏赣榆林头村,这为一世祖何时迁入赣榆确定了一个大概时间段。

    新发现的赣榆李氏古卷谱,将始祖东藩公来赣榆的时间段再次缩小。赣榆《李氏古卷谱》为李氏统谱,原长大约1300厘米,约宽45厘米,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已经霉烂,现还剩下长大约750厘米,字迹、图像清楚。在残余的古卷谱首篇是赵汝愚题字,后面是其画像,再后面有鄱陽洪遇(带草头)、东莱吕祖谦等题字。

从《乾隆李氏宗谱》上可查到古卷谱有西山蔡元定《题李氏族谱》以及魏了翁题书,后面是赵汝愚题字。可见那些都是新发现古卷谱前面霉烂丢失的部分。古卷谱上还有一段关于李纲的圣旨。

“且從來歲月邁事勢不常,一失查,理下同荒冢,至於世遠人亡,時移物換,或有墾地掘為溝渠者可勝惜哉,凡我子孫于祖宗墳墓,刻其上曰:某祖之墓,則世代雖遠,碑石永存!平毀之患於滋可免。此为南宋名将李显忠题字内容。

下面为江淮名人秦之鑑题字

弁李氏家乘:“家之有譜猶歷代之有史也,顾谱止有一姓,而史不一性;谱以载世系,史以传道统也,道统有污隆,故帝降而为王,王降而成霸,世系由興衰故,公侯之裔或降為萌隸單寒之子,或躡足卿相人事之得,失天道之報施,嗚呼,可不畏哉,乙丑之歲余負笈遊海東,李氏子出其家乘,示余見,自漢唐以迄於今宋,其上下千余年間行宜則如蜜如故,勳業則如靖如光弼,文章則如太白,如長吉,一切造化吝惜不間生之人皆出其世系。嗚呼,何其盛興。顧李於榆為著姓,自元及明代三百六十年有餘至新朝又七年于滋亦。雖其間分秩僚尉列身黌宮者指不勝屈。然求其勳名爛然,建將相之大業,垂功名於竹素者卒不概見焉。嗚呼,何衰之甚也,則自今以逞其有奇徫卓塋之器奮發為雄,一振四百餘年,頹靡之氣以繼從前數十輩之君子而昌之,以為家乘光,吾以望之,凡為李姓之后者”南蘭惕菴道人秦之鑑題。

新发现的赣榆李氏古卷谱在世系上采用从右到左,自上而下的格局,每列分五世,共二十五世。
第一世为翬,字彦冲,天资聪慧,七岁点六经,后拜金青光禄大夫,谥文毅,号崑阳先生;
第三世,固,字子坚,汉顺帝朝为秦山太守,冲帝初为太尉禄尚书事;第十一世,白,字太白,供奉翰林;
第二十三世李纲,子,伯纪,才器过人,有忧国爱民、经伦天下之志,高宗即位,拜相;
第二十四世顯忠,字君锡,自夏国归宋,屡立大功,孝宗朝除太尉赠陇西郡开国公;第二十五世,鲸,淳熙十年进士。

赣榆古谱题字名人
1、        吕祖谦(1137-1181)
吕祖谦,字伯恭。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
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生于婺州(金华)。祖吕好问,(1064—1131)字舜徒,南宋初年“以恩封东莱郡侯”,始定居婺州金华(今属浙江)。当时,学人多称其伯祖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到了后世,一般均称吕祖谦为“东莱先生”
吕祖谦为李东藩的家谱题词:“伟材硕望,绝俗精标,圭璧珠玑,挥毫书翰,奕奕德业其昭,天生英哲文士之翘”。
2、        洪迈(1123-1202)
洪迈,字景庐,号容斋,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皓子。绍兴十五年(1145),中博学宏词科、授两浙转运司傒办公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迁吏部郎、礼部郎,除枢密院检详文字。三十二年,以假翰林学士,充贺金登位使使金,不为所屈,全节而返。乾道元年(1165),知泉州,次年改知吉州,入对,除起居舍人。三年,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历知赣州、建宁府、婺州。淳熙十三年(1186),拜翰林学士。绍熙初,进焕章阁直学士知绍兴府 。嘉泰二年(1202),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是岁卒,年八十,谥文敏。
洪迈为李东藩的家谱题词:“龙跃凤鸣,经纬邦国,惟孝惟忠,其人如玉”。
3、        赵汝愚(1140-1196)
赵汝愚,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宋代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卒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迁居崇德县洲钱(今桐乡市洲泉镇)。父应善,字彦远,性孝悌,工诗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马都监。早有大志。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二年(1191)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卒,适光宗疾,不能执丧。汝愚遣韩侂胄以内禅意请于宪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丧次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进右丞相。
赵汝愚为李东藩家谱题词:“书不尽言,图不尽意,风月无边,庭草交萃”。
4、        蔡元定(1135-1198)
蔡元定,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幼从其父学,及长,师事朱熹,熹视为讲友,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着书立说。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着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
蔡元定为李东藩家谱题词“.......今观李氏谱牒,以迄于今,统宗衍派,一览百世,绳绳无穷,孝子慈孙,家藏珍玩,拟诸天球河图,其宝过矣!岂非善记善述者,而能之乎?”
5、        李显忠(1109-1177)
李显忠,南宋将领。初名世辅,后赐名显忠。李永奇之子。李中言之孙。自唐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少年时便随父征战金人,金兀术进犯河南,李显忠作为招抚司前军都统制,与李贵一起攻破灵璧县。金兀术又进犯合肥,李显忠支援张浚。李显忠一生驰骋疆场,被大宋皇帝视为干城。
李显忠为李东藩家谱题字:内容较长,论述了编写家谱的重要意义,以及告诫后世要妥善保管承传(原文略)
根据整个家谱资料记载显示,这几个人的题字的内容真实,在明末清初时还保存在李氏七大支后裔手里,并且珍视无比,有时遇到名流高士,还会出示鉴赏,偶有续题。
我们知道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赣榆的宋时期的卷谱就属于图表式家谱。逢年过节拿出悬挂供后人供奉,过后卷起收藏。
家谱族谱档案种类很多,繁简各异,但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大体可以分为房谱、支谱、家谱、家乘、族谱、祠谱、宗谱、世谱、统谱等类型
统谱(联谱)。统谱(联谱)亦称统宗世谱、大成谱、通谱、总谱等。统谱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分布于各地的同族各支派统编于一谱,这种统谱可称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同宗谱。另一种实际上是同一姓氏的联合谱,收进这种统谱的同姓人,其先祖并不一定都有直系的血缘关系。至于有些笼括全国同一姓氏的大统谱,其血缘关系更加稀疏。

此本赣榆古卷谱,世系上注明为统谱,是把分布于各地的同族各支派统编于一谱,这种统谱可称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同宗谱。

该古卷谱在世系图前注明为:李氏统修谱;在乾隆李氏族谱的世系图前注明:统修世系图,再次证明,该古卷谱为统谱。

二零一二年,李亮先生通过查询找到香港(海州李)先生, 提供了广东《禄洞李氏族谱》,在世系上前二十四世几乎完全相同,广东李氏族谱在二十三世最后和二十四世最后各添加一人为广东李氏的始祖。

广东李氏族谱的出现,是对赣榆古卷谱的一个旁证,说明了赣榆古卷谱的内容是真实的。对于广东李氏族谱在二十三世最后和二十四世最后各添加一人,也无可厚非,这是统谱的性质决定的。

发现了始迁祖东藩公是在南宋末年至元初年迁入江苏赣榆。大约在1280年前后,这个时间的确定是根据李氏卷谱记载的“顺治七年”,南兰惕庵道人秦之监给李氏家谱题字“历元明至今三百六十年多矣,新朝又七年。”也是说明了东藩公于南宋末年至元初年迁入江苏赣榆。

南蘭惕菴秦之鑑題字于古譜后,是清顺治七年,秦之鑑游学到赣榆,由赣榆李氏上祖拿出老谱让他题字的。
赣榆的古卷谱存世之长,非常珍贵,李氏七大支历代子孙,遇到地方名人,就拿出让他题字,从而使这份古谱更加珍贵;清顺治年间、乾隆年间、道光年间、民国年间家谱都有名人或邑人外姓人氏写的序文。特别是贛榆李氏家族能把这份宋时期的资料保存至今,既是对李氏家族的贡献,也是对赣榆历史文化事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        赣榆《李氏古卷谱》
2、        赣榆《李氏乾隆宗谱》
3、        同治八年赣榆《李氏六支六门门谱》
4、        周东《赣榆李传亮的谱学心得》
5、        李大春《李东藩带到赣榆的家谱的6位“名人”题字再析》
6、        李家斌提供宋史相关资料
7、        香港海州李《禄洞李氏族谱》、《破解贛榆李氏古譜密碼》、《为赣榆古谱及海舟古谱题字名人》

123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20: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云 发表于 2015-3-2 22:50
看了《李氏古卷谱》,正像周版主说的是李氏统谱,我估计全国所有陇西李姓的老谱前都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这些 ...

但秦之鑑是明末崇祯年间的人,比赣榆李姓一世祖入住赣榆晚3、4百年,对研究赣榆李姓发源没有多大的价值。


秦之鑑,是当时的文人,也算名人,他不是考证历史的。
再一个,我敢断言,这个古卷谱,绝不是“全国所有陇西李姓的老谱前都有一段这样的文字”的所谓的提拔。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2: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份宋时期的资料,也许就是宋时期的做的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8 14:0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喝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2: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李氏古卷谱》是份统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 22: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李氏古卷谱》,正像周版主说的是李氏统谱,我估计全国所有陇西李姓的老谱前都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这些提拔、序文并非是唐宋时期各名人亲笔,只是各李姓后人修谱时互相转抄而已,因为我发现整个谱序都是一个字体。唯独真实字迹的可能是秦之鑑的题文,因为他提到了“乙丑之歲余負笈遊海東,李氏子出其家乘”。这句话是专门针对赣榆这支李姓的。但秦之鑑是明末崇祯年间的人,比赣榆李姓一世祖入住赣榆晚3、4百年,对研究赣榆李姓发源没有多大的价值。这个《李氏古卷谱》可能是赣榆李氏明中后期修的家谱卷首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17:2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云 发表于 2015-3-2 22:50
看了《李氏古卷谱》,正像周版主说的是李氏统谱,我估计全国所有陇西李姓的老谱前都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这些 ...

你看的实物还是照片?是全部内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2 12: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李氏并非北宋宰相李刚嫡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2 22:2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云 发表于 2015-3-12 12:30
赣榆李氏并非北宋宰相李刚嫡传。

海云先生,我们也没有说是李刚的嫡传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5 22: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东 发表于 2015-5-15 20:52
秦之鑑,是当时的文人,也算名人,他不是考证历史的。
再一个,我敢断言,这个古卷谱,绝不是“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5 22: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香港出现与该卷谱类似的家谱内容后,我感觉该卷谱意义非凡,其内在关联值得深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5 22: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勇猛的心 发表于 2015-5-15 22:24
自从香港出现与该卷谱类似的家谱内容后,我感觉该卷谱意义非凡,其内在关联值得深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5 22: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云 发表于 2015-3-2 22:50
看了《李氏古卷谱》,正像周版主说的是李氏统谱,我估计全国所有陇西李姓的老谱前都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这些 ...

是否为作者亲笔并不能证实作者是否曾经在卷谱上题字,你的说法无法肯定该卷谱的价值,当然,也无法否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03:27 , Processed in 0.1525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