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898|回复: 1

[岁月留痕] 赣榆文化之秦始皇与赣榆(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7 16: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朐毗邻之赣榆,现为连云港市辖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临黄海,西、北与山东省相接,南与连云港市区和东海县相邻。赣榆县历史悠久,夏以前属九夷,商属人(夷)方,西周归莒、祝其两国,春秋属莒、郯,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归越,安王二十三年(前379)越都迁吴后,为齐、楚争夺,唯强者所有。秦灭齐置琅邪郡赣榆地属之(《赣榆县志》)。赣榆东濒海湾,素享渔盐之利。秦汉时期制盐、造船、铜铁冶练和砖瓦烧制已达一定规模,铜镜、铜剑、铁剑制作和石刻工艺皆有较高水平。秦王朝在“朐界中”立东门之时,亦在全国征集众多劳动力和能工巧匠,在骊山下修建陵墓。赣榆之建筑工匠亦应征西行,在骊山脚下为秦皇陵出苦力,献技艺,乃至搭上了宝贵的生命。

据史料记载,为修建骊山陵,秦始皇征发全国刑徒及奴隶最多时达78万人。征集北山的石椁、巴蜀的优质木料,千里迢迢运往骊山。最终建成高50余丈,周长四五里,墓基深、并用铜液灌注的规模宏大的陵墓。

秦始皇死后,为了不泄露陵墓的秘密,防止后人盗墓,秦二世胡亥在埋葬秦始皇时,把参加修陵的刑徒全部活埋。其中,赣榆县参加修建陵墓的工匠亦惨遭坑杀。1982年第3期《文物》杂志发表的《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披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陕西省秦陵考古队在位于骊山北的秦始皇陵园刑徒墓出土一批陶文残片,载有兰陵、平阳、平阴、博昌、武德、扬民、赣揄、东武等标志死者贯籍的县名。其中两块瓦片上有“赣揄距”、“赣揄得”字样。这说明赣榆人士应征建陵,大功告成后,与众多刑徒一样,没有幸免暴君秦二世的残杀。赣榆参与秦皇陵建设又惨遭坑杀者之数量因年代久远,史料不足,已从无查考。然而,较绝大多数刑徒幸运的是,赣榆籍刑徒却死后留名。“赣揄距”、“赣揄得”墓志铭,虽为残缺陶片,但它一改《汉书》以来历代史籍关于“汉置赣榆”的错误记载,还“秦置赣榆”的本来面目;它标志着赣榆县早在2200年前就经济繁荣,建筑技术先进,倍受朝廷关注;它对中国建筑艺术和地方建置考证之历史贡献,足以让后人为之骄傲。

其实,赣榆与秦王朝之关联远不仅如此。诸多秦始皇人文印记之遗存给后人以丰富的遐想。

秦山岛。赣榆县驻地东约15公里的海中,有一座面积仅0.198平方公里、高程不足60米的美丽小山,那是秦始皇东巡时,登山拜神而得名的秦山岛。岛上遗有秦始皇授珠台。《述异记》载:“秦始皇至东海,海神奉献于帝前,今海畔有授珠台。”清陈文述《东海古迹》诗颂此事,曰:

蓬莱采药几人回,

辛苦求仙海上来。

龙女如花捧明月,

此间曾有授珠台。

后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县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百五十步,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所见东北倾石,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三尺八寸,一行十二字。”相传此碑为秦始皇命李斯篆书,碑已圮,铭文已无从查考。

岛西南端有一条近20里长的海积石英卵石“路连桥”,呈“S”形蜿蜒伸向岸边,于碧波中时隐时现,当地叫做神路,又称“秦帝桥”。《续博物志》载: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其色尤赤。

这个海中小岛,山水相映,景色宜人,山上旧有碧霞宫、天妃宫,香客不绝,香火不断;山前有棋子湾,为天然避风良港;山后有栩栩如生二石人,吸引着众游客的目光。岛上树木葱郁,芳草如茵。自古以来吸引着众多骚人墨客,名医方士观赏考察,题诗作赋。清赣榆知县俞廷瑞曾写《秦碑籀迹》:

三神不可即,犹见始皇碑。

鸟迹留贞珉,蝌文映水湄。

苍茫浮雁鹜,风雨浴龙螭。

闻说秦山路,骎骎八骏驰。

真切地描绘了岛上文化底蕴厚重的人文景观和始皇乘车驾沿神路登山的生动景象。

秦驰道。赣榆县今拓汪镇下驾沟村北面旧有大道,当地人民称为“马趟子”,即秦驰道遗址。传说秦始皇东巡从琅邪去彭城走其大道。20世纪40年代驰道遗迹尚分段残存。现虽已平为耕地,但平坦宽直大道的痕迹依稀可见。

秦始皇下驾处。相传秦始皇东巡路过赣榆时,曾在县境内东北一村子下驾驻跸 ,故此处得名下驾沟,后又演变为“夏家沟”,现属赣榆县拓汪镇,距徐福村约7公里。

秦始皇东巡饮马池。距下驾沟北不远处,有一村民相传秦始皇驻跸的饮马池。该饮马池虽处丘陵高地,但不管天如何干旱,从未枯涸过。

另外,赣榆境内还有秦驿站“歇马台”,秦始皇东巡回归咸阳,而路过的住驾庄和接驾庄。这些生动形象的秦代人文印记,虽系传说,但能延续2000余年而不衰,或许能反映历史的真实。

赣榆位居中国沿海的脐部,既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又受吴越文化的影响,因而古代文化较为发达。战国时期,齐国(赣榆属之)渔业、盐业大发展,处于中国经济、商业中心地区。由于文化教育发达,神仙拜崇盛行,方士应运而生。所以战国末期的方士,多出在齐国,方士活动的中心亦逐渐移至齐之琅邪。《史记》 “燕齐海上之方士”。赣揄籍徐福受地域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而出道为沿海知名的方士。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方士,看法不一。现在有人把方士与跑江湖卖野药的骗子相提并论,实在有失偏颇。中国大文学家郭沫若《高渐离》剧中的赵高,把方士徐福说成“假聋子,真骗子”,对后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查阅当代辞书,《辞海》(1979年版)曰:“方士为我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起源于战国燕齐一带近海地区。以修炼成仙和不死之药等方法骗取统治者的信任。”《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谓:方士为“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称:“鼓吹神仙说的叫做方士,想是因为他们懂得神奇的方术,或者收藏着许多药方,所以有了这个称号。”(《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认为,方士为“专门从事天文、地理、医药、养生等的科学研究者。”因而方士时为有知识、受尊重的饿人,按现代语所说,为“高级知识分子”或“高级职称”。徐福就是古时知识渊博的方士。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24 收起 理由
东吴山人 + 2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7 19: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真是历史悠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2-1 11:16 , Processed in 0.0909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