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2225|回复: 8

[赣风榆俗] “戏曲鼻祖”--赣榆肘鼓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2 16: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连云港新闻网

        “一种艺术范型的真正价值,主要不是看它在今天有多少表面留存,而应该看它对后代的艺术,产生了多少素质性的渗透。”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在谈论昆曲时如是说。

  江苏和山东所有的地方戏曲曲种,几乎都是由它演变而来。演出时,既没有悠扬婉转的丝竹声,又不见富丽堂皇的服装道具;舞台上有主帅无兵丁,有皇帝无侍从;各主要角色的演员大都子承父业,世代家传。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就是有“戏曲鼻祖”之称的肘鼓子。

  日前,笔者一行来到赣榆县门河镇纪瓦沟村,采访肘鼓子老艺人彭仁善、王起娥夫妇,听悠悠古音,品戏曲魅力。

  “妯提问,娌应答”

  “张二姐(哎)进花园,打量花草开得鲜。高的开花伸墙外,矮的开花溜地眠。大的开花像坛口,小的开花似金钱。”———肘鼓子《张二姐进花园》。

  “我肚里的肘鼓子,两个月都唱不完,有的一场戏能唱一天一夜。”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70岁的王起娥自豪地说,肘鼓子是丈夫家祖传的技艺,小时候定下娃娃亲,自己13岁就跟着公公学戏,因为不识字,所有的戏都是一句句记下来。如今,我们很难想象,数百首曲目,口传心授,老人是如何一字一句地背下来,刻在脑里,印在心上。

  “肘鼓子”又叫“拉魂腔”,是因为它唱腔优美迷人。明崇祯至清康熙年间(公元1628-1662年),“肘鼓子”开始传入赣榆。它是以赣榆方言道白和演唱的一种独特的曲种,唱腔粗犷,富于乡土气息。在演唱时要求形象逼真,要达到“哀腔顿泪”的境界。即是唱到悲哀的时候,音调要抽泣,眼中要落泪,才能真正体现“拉魂腔”的特色韵味。

  据介绍,赣榆肘鼓子艺人一般不化彩妆,主要原因是一人担任多样角色,不化彩妆便于艺人变换角色。如,头上插一朵花就是少女,扎上彩头巾就是小媳妇,换上罗纱包头或帽勒子就是老太太,挂上胡子就是老者,拉下胡子就是青年等。最早,演唱的都是赣榆民间小调,直至清朝末年,演变为以故事为内容的演唱题材,流传下来的曲目有《吕洞宾戏牡丹》、《韩湘子讨封》、《孟姜女哭长城》等一百多个曲目。妯提问,娌应答,一唱一和,大概“妯姑子”的说法就是于此。

  鼻祖绝非虚名

  “南天门上玉石桥,对对鸬鹚戏水遥,头戴珠翠凤冠,身穿织锦黄袍,腰勒玄武带一条,足穿凤鞋二只……心血来潮,不知哪里大事,掐指一算,算准了下方大王庄……”———肘鼓子《张五姐下凡》

  现在回忆起小时学戏的经历,王起娥还直摇头说,太苦了,那时年纪小,有的东西背下来很快又忘了,有时夜里边背边打瞌睡,师傅就用棍子打醒,继续背。也可能是几年的耳熏目染,16岁那年,王起娥突然开窍了,听别人在台上唱过几遍的戏,很快就学会了。这段时期,也是她技艺突飞猛进的阶段,到十八九岁时,王起娥已经成为戏班的台柱子。跟着戏班子,王起娥不仅在本县各乡村,还到临沂、莒南、日照、东海等地演出。

  赣榆肘鼓子影响了江苏、山东乃至安徽的戏曲的发展。它北传入山东后,对当地的戏曲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清乾嘉年间传入青岛,形成了柳腔戏;清咸同年间在诸城、高密一带形成了茂腔戏;与章丘、历程一带秧歌、花鼓融会,形成五音戏。赣榆肘鼓子南传至海州,发展为淮海戏,西传入安徽,形成了泗州戏。徐州柳琴戏、山东柳琴戏同出于赣榆肘鼓子,即使享誉全国的大剧种———吕剧,也曾从赣榆肘鼓子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

  民国年间,赣榆肘鼓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家庭为单位成立班社在赣榆开始风行,家庭班社在赣榆及周边地区的演出日渐火爆。著名的有门河纪瓦沟村的封锅班底和大岭的徐邦友班社等。当时的赣榆民间曲坛简直成了肘鼓子的天下。每个大集上都有肘鼓子班社在演出;有时,两三个班社相遇,常常摆开擂台,一较技艺。建国后,新成立的班社有海头张瞎子班、龙河吴村的吴家班。其时,随着琴书在赣榆逐渐风行,许多肘鼓子艺人开始转习赣榆琴书,肘鼓子逐渐衰落。“文革”后,肘鼓子虽然恢复了演出,但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封锅班兴衰记

  “仙童领了王母令,打打扮扮离广寒,身穿一件龙凤袄,满把戒指都发蓝。仙童打扮完毕,架子上摘过采药篮,正是仙童往前走,洞门口不远在面前,仙腕一指洞门开,仙童跌落东门外。”———肘鼓子《长生乐》

  王起娥公公创建的戏班子就是著名的封锅班,说起来还有段故事。封锅班成立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班主彭世相,乳名小锅子。当时彭锅子迫于生计,拜夏河口村一姓于的肘鼓子艺人为师,学成回乡后,即开门授徒组织班社。

  纪瓦沟半是岭地半是湖洼,年景不好,青年人经常半饥半饱,很多人自愿入封锅班学戏谋生。民国年间,封锅班已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人的大班社。因班社中成员皆为家中揭不开锅的穷人,故称为“封锅班”。“村中锣鼓敲,老少都请到。”他们每到一处,弹起柳叶琴,唱起拉魂腔,给贫瘠的乡村带来了欢乐和笑声,许多一辈子都未走出农村的妇女都成了肘鼓子迷。

  封锅班在集市演出以“收签”的形式向观众收取费用。下乡唱晚场,一般都由村里头面人物在第二天一早组织人员到各家挨门逐户地凑粮食、煎饼、鸡蛋、瓜菜等,一来解决艺人的生活问题,二来作为演出报酬。有时,受一些官家、财主之邀,封锅班也常为官家、财主家的老爷、太太的生日或其他喜庆唱唱堂会。

  在抗日战争时期,封锅班在演出中借古讽今,鼓励民众抗日。1938年,封锅班的顶门大弟子陈兴茂在演出中大唱“番狗侵我中华,恨不得挥刀斩尽豺狼”,激怒了日本鬼子,惨遭鬼子枪杀。彭锅子痛失爱徒,面对亡国之耻,杀徒之恨,一病不起,含恨辞世。班社失去班主,也随即散伙。

  新中国成立后,彭锅子的儿子彭仁善、儿媳王起娥继承父业,重组班社,但规模已不如当初。1979年,赣榆县曲艺队成立,彭仁善是县曲艺队成员之一,其女也已从艺。封锅班演唱的书目有文有武有针线筐,脚本不下百本。其中以演唱宋朝历史题材书目最为拿手,如《三关口》、《双龙会》、《打破天门阵》以及《陈桥兵变》等。

  “人存艺留,人亡艺绝”

  “你,你不是我的祝九弟,他可不是这模样。你要真是祝九弟,来来来,把上山下山对我讲讲。你如果上山下山都能说对,就是我九弟好同窗。你要是上山下山说不对,该当何罪?”———肘鼓子《梁山伯与祝英台》

  “上次去上海演出,非常受观众欢迎,梅葆玖等艺术大师也到场了。”3月底,彭仁善、王起娥、吴龙可、赵同彩等做客上海东方卫视《非常有戏》栏目,现场演唱了一段《梁祝》。

  “我过去有好几个师姐妹。我们有唱男生的,有唱小姐和丫鬟的。打小我就喜欢唱戏,走路都唱。看我喜欢这个,妈妈就让表大爷(公公)教我学戏。学了两年,15岁定亲,17岁结婚,开始和丈夫一起唱戏,我们是自由恋爱结婚。”王起娥的性格比较开朗,也很健谈。丈夫彭仁善比她早两年学戏,今年已72岁,身体硬朗,大多时候是听妻子说,偶尔补充一两句。每当妻子开腔唱戏,彭仁善就用祖传的柳叶琴伴奏。据老人讲,这把不起眼的柳叶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王起娥说,彭锅子的徒弟有七八十人,江苏和山东到处都有,有的叫“肘鼓子”,有的就叫“彭家小戏”。这些戏没有剧本,都是口传心授。自己一共背的戏有名字的三四十个,小段就更多了。她有四个女孩,两个男孩,并不愿意教孩子,认为学戏太苦了。

  王起娥说,赣榆县现在会唱的已经不多了,过去唱戏的行头很多,现在也没有了,都被剪成尿布用了。没有服装了,再演唱的时候只要有音乐,还是可以唱的,不过不穿戏服老找不到感觉,原来一穿戏服,锣鼓一响,就想唱,可现在连个小剧团也组织不起来了。她和丈夫每天放着二十多只羊,与儿女们分开过着平常的农家生活,聊度晚年。

  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肘鼓子面临着“人存艺留、人亡艺绝”的困境。目前,肘鼓子已经列入连云港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今后的整理、保护、挖掘抢救工作和任务,还将十分艰巨而紧迫。

评分

参与人数 1海螺 +5 收起 理由
东吴山人 + 5 民间瑰宝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12 16: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艺术形式历史悠久,也是赣榆对中国民间曲艺的一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18: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没听过~~~
不过还是谢谢楼主的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18: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逢集的时候就有唱的,听过,长大后就再也没听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18: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听过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15: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说啊,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2: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听过的,但是小时候没有留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2: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听过的,但是小时候没有留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过一两次,但印象不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08:39 , Processed in 0.0955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