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912|回复: 7

[岁月留痕] 赣榆得名推阐  ——浅谈东夷奄人徐人合族之盖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9 07: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海洋

  我们所说的东夷是指先秦时期分布在山东沿海、江苏苏北、安徽淮北地区的非华夏族的土著居民。传说时代有太昊、蚩尤、少昊、有虞等著名部落族群。夏时号称夷有九种;商代甲骨文中将东夷称为“人方”、“尸(夷)”;金文中有的写作“东尸(夷)”、“东或(国)”等等。其中以鸟为图腾崇拜物的少昊族群最为繁多庞大,《帝王世纪》云:少昊“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谓之穷桑帝。” 其后裔在今天曲阜为中心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古国。据古籍记载,少昊后裔所建立的嬴姓古国有39个之多,有嬴、运、奄、徐、菟裘、郯、淮夷、莒、秦等等。《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这些古国在夏、商、西周的山东、苏北的远古史册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而赣榆县名的源起正是东夷族群的奄人与徐人的合族——盖余。

  一  奄人简述

  奄人的历史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述,往往和徐人并提。《逸周书·作雒篇》云:“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畔。”《左传》曰:“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通过古文献中记载的“徐人”和“奄人”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是东夷部族中同姓的两氏族。

  1 奄人地望

  《左传·定公四年》云“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诗经·鲁颂·闷宫》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保有凫绎,遂荒徐宅。”可知奄人所处在少皞之虚的曲阜附近。“奄有龟蒙”是说奄地有龟山、蒙山,在鲁地。《山东通志》云:“奄里在曲阜县东境,古奄国。相传徐、奄皆嬴姓,伯益之后,俱亡于西周。”胡秉华在《奄国史之初探》一文中说:“我们认为在汶、泗流域,当商代晚期阶段,这一范围基本上应为奄国所统辖。”

  2 奄人以国为氏

  《通志·民族略》卷二:“按《姓氏书辨证》卷二八引云:‘周成王即践奄,其子孙以国为氏。”《风俗通义·校释·佚文》云:“奄氏,国号,即商奄也。”奄本为少昊之后,嬴姓,后为国名,后为氏族名,后为姓氏名。

  3释“奄”

  常兴照在《商奄、蒲姑钩沉》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奄”字的字源。他说:“奄字实由‘大龟’合文所衍生,奄为国名。由‘大龟’变为奄,是其氏族徽识神圣意象的升华,也是文字发展中形意更具体更准确的反映。”“大龟”则源于“天鼋”的族徽,是为灵龟崇拜的表现。奄人的祖先是把“鸟”作为部落图腾而把“龟”作为氏族的图腾。

  奄在上古文献和青铜器的铭文中又写作:“ ” “掩”、“弇”、“盖”。

  《路史·国名纪》云:“掩,即奄、也。”

  《路史·国名纪》又云:“奄里,古之弇中。自运迁奄,故史有运奄氏。”《说文》段注云:“古奄、弇同用,覆盖同义。”

  奄又通盖。青铜器中有《禽鼎》铭文有“王伐盖侯,周公某……”之句。唐兰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证》中说:“盖,国名。古书多作奄,盖、奄声近通用。《墨子·耕柱篇》、《韩非子·说林》均作商盖,《左传》昭公九年和定公四年则作商奄。那么‘王伐盖侯’即是《书序》所说成王践奄之事。奄在山东曲阜。”

  常兴照在《商奄、蒲姑钩沉》一文中说:“盖之义亦从龟而衍生。龟之甲曰盖,乃山东、苏北一带俗语。”抑或古语流传至今乎!

  奄人在古文献和金文中又写作“盖人”、“弇人”。

  二   徐人简述

  徐人的历史最迟在商朝就走上了历史舞台,因史料缺失,不知道其具体情况。《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分封给鲁侯的“殷民六族”中就有徐人。其文曰:“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丑类,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书》序云:“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今本竹书纪年》记载:“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

  1 徐人地望

  商周之交时,徐人居住在山东曲阜东南一带。《书》序云:“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也就是说徐人在鲁都曲阜的东面,因势力强大,威胁到曲阜的安全,奄、徐为同姓之国,共同举兵抗周,两国相去不会太远。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说:“徐国在周初当在今山东东南部曲阜附近,以后才迁到南方数百里外。”

  2徐人以国为氏

  《赣榆·徐班庄徐氏宗谱·序》云:“先人系出伯益之后,封于徐,子孙因氏之,此徐氏所由始也。”《增修宗谱序》云:“吾徐氏先人系出伯益,祖居海东。”注曰:“海东即古郁州,今云台山。”《文献通考》记载:“徐,嬴姓,子爵,出自柏翳,始封于夏,历殷周。”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徐“少皞颛顼之苗裔,子曰大业,生子大费……大费仕于虞舜,夏禹之代,为虞师,号曰伯益(柏翳)……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为西方嬴姓诸国秦、赵之祖。二曰若木,为东方嬴姓诸国徐、奄、莒、郯、江、黄、众舒等国之祖。”

  3 释“徐”

  孙敬明在《莒史缀考》一文中说:“通过对西周青铜器铭文进行研究,基本确认,当时徐作‘余’、郯作‘炎’。”在费县出土的著名的徐国重器“徐子汆鼎”的徐字在铭文中就是写作“余”。

  “余”字的原始意义是干阑式房屋的象形文字。徐中舒在《怎样研究中国古代文字》一文中说:余“象木棍支撑屋顶之形。”何金松在《汉字文化解读》中说:“甲骨文余字是用木柱支撑横梁以盖屋顶之之形表示建造房屋,可能是搭茅屋之‘搭’的独体象事初文,动词。其下从木者为加符象事结构。金文下加之两画,应当不是无义之纹饰。而是甲骨文下从木者之沿袭,以增强其作为构件的明朗程度。”最早建造和居住这样房屋的人,自称或他称之为“余人”,其氏族便被称之为“余氏”。

  徐在先秦时期的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又写作“余阝”、“舒”、“塗”、“涂”。

  “余阝”,《说文》:“余阝,邾下邑地。余声,鲁东有余阝成。”段玉裁注:“‘邾’当作‘邹’,‘地’当作‘也’。”陈秉新在《出土夷族史料辑考》中说:“余阝:金文用为国族名,典籍作徐。”

  “涂”、“ 塗”:晁念胜在《古徐国简史》中说:“涂”、“ 塗”:“表示住房建在‘水边’或‘以土建房’。”

  “徐人”在金文中写作“余人”,其枝裔有的写作“涂人”。

  三   抗周战争败北使奄徐移民在迁徙中合族

  在东夷人世代居住的海岱地区突然出现了周王朝分封的齐、鲁等国,他们强占水源、土地和人口,引起了东夷诸国的强烈反抗。我们所看到的关于“奄人”、“徐人”的早期史料,大多是与周初的抗击周人入侵有关。战争是残酷的,以“奄”、“徐”为东夷之长的土著古国最终战败了。《国语·周语》曾经这样描述战败国的惨状:“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世代生活在曲阜附近的奄人、徐人被迫迁往周人指定的地区或逃往偏僻的淮河下游及荒凉的海岛。在逃亡迁徙的过程中本是同姓的奄人和徐人在失去家园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加强了相互的融合,取各氏的首字“盖”与“余”而形成了新的氏族,也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述的“盖余之国”。

  有人以为《山海经》的叙述有些荒诞,便认为其内容是神话传说,不可作为史料对待。不要忘记,《山海经》是人类在文明的童年期对自己的历史进行夸张和想象式的描述,剔除虚幻的成分,我们可以看到远古历史的印痕。何幼琦在《海经新探》中就说:“《海经》地图就是4200前在今山东中部的氏族、部落分布图。”《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有柔僕民。是维嬴土之国。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山海经》中还有“肝榆之尸”一词,这是“盖余之夷”的异写,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就是“赣榆之人”。

  那么,这个“盖余之国”是怎么来的呢?在抗击周人战争失败后,周人对带头反抗的“奄徐”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即迁殷遗民,……东伐淮夷,践奄,迁其君薄姑。”薄姑为东夷古国,参加了反抗周王朝的战争,后被灭国。薄姑在博兴,或曰在葵丘附近。“迁其君”的目的是为了肢解奄氏集团,削弱其政治势力。但是,奄国和徐国的民众或留居故地为奴隶,或躲避战乱而迁徙。其迁徙的路径往西、往北都为周的势力范围而寸步难行,只有往东迁往海岛沦为“齐东野人”,或者向南迁至淮水下游两岸的僻壤湿地。

  为什么说说迁往海岛呢?因为整个山东苏北沿海都为周人所占领了。如《小臣□簋》铭文曰:“东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唯十又二月,……遂东郯,伐海眉。”《孟子·滕文公下》云:周公“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当时苏鲁交界之地较大的海岛只有郁洲岛。史称“今之赣榆,汉之祝其;汉之赣榆,古之郁洲,今之云台山也。”清末以前它还是孤悬海外的岛屿。奄人、徐人在当时是否迁入该岛,史无明确的记载。但通过旁证,可以证明确有奄人、徐人的枝裔进入。

  《南齐书·明僧绍传》记载:“僧绍之郁洲,住弇榆山栖云精舍。是此山古名弇榆山地。” “弇榆山”如用先秦古文又写作“盖余山”。是因逃亡到海岛的奄人、徐人组成新的氏族而得名。那么,不同的氏族是否能组成新的氏族呢?答案是肯定的。如薄姑就是由番人、圭人合族而得名的。王献唐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一书中指出:薄姑乃炎族散处山东地区的番、圭二族声转而来,薄姑实为两国,他们“先后同处一地,因合族名,并呼其地为番圭,纽转易字为薄姑。”骆玉宽在《海州湾地区夷文化的研究》一文中说:“赣榆县土城乡的大小莒城村称计斤即介根,可能是齐灭介国后介人、根人南迁的聚集地。介人、根人不忘故土,亦称此为介根。”奄人、徐人亦然。赣榆县内的纪鄣城也是因合族而得名。杜预《左传》注曰:“纪、鄣地二名,东海赣榆县东北有故纪鄣城。”《路史·禅通记》记载:“有纪氏、有鄣氏”,二氏合族曰纪鄣。或曰纪曰鄣。刘洪石老师在《东海名郡》一书中也说:朐,是由崇月的常羲族和句芒族合族而称为“朐”,由是知之,上古时期,两个氏族共居一地合族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

  四  结语

  奄人、徐人的枝裔在迁徙到郁洲岛后共居一地,合族而自称或他称为奄徐之人(古文写作“肝榆之尸”);其居住的山地称为奄徐山(古文写作“弇榆山”);其建立的城邦国家称为奄徐之国(古文写作“盖余之国”);距今约有三千年左右。因上古时期的地名、族名、国名的书写多记其音而不记其义,故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写法。如少昊的名字就有“质、挚、鸷”等多种写法。“奄徐”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之前写作“盖余”,或有其它的记音写法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秦时也许是为了区别与故地(战国时期齐地仍有盖氏之邑和余氏之邑作为大夫的食邑)的写法以免混淆,故将“盖余”统一为规范的小篆而约定俗成地写为“赣榆”,从秦至今两千多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就是赣榆之所以叫做“赣榆”的真正原因。
发表于 2011-4-27 15: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几天了,没有顶的?我顶一个,终于明白了“赣榆”一名的来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发表于 2011-5-5 21:45:29
赣榆县名来源于山水
  秦置赣榆县,现在史学界已无异议。《汉书·地理志》载有赣榆县,但在国家民政部辑录的全国市县历史沿革中,却在赣榆县后加了个“金复设”,表明赣榆县金时期是“复设”,却回避了“秦置”还是“汉置”的问题。据1979年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出土的两片瓦当,分别刻有“赣榆距”、“赣榆得”(榆从“扌”旁)字样,从而确证赣榆县为秦置。然而,由于赣榆县治所多次移迁,后南迁郁洲,唐武德八年(625)省赣榆县入东海,省祝其、利城入怀仁,现赣榆县称怀仁县长达552年。虽然金复名后一直沿用至今,但县名脱离故土时间太长,因而含义佚失。1997年版的《赣榆县志》,辑录了12篇关于赣榆县名来历的研究文章,实际上代表了从明清到现代七修赣榆县志(含讨论稿)的学者的观点。这些文章在研究地名的词源学方面旁征博引,煞费苦心,却忽略了地名的命名动机,忽略了特征名和特征名的起源,因而得出了不少错误的解释。
  地名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它的指代意义包括指位义和指类义,音、形、义、位、类是地名的五个基本要素。地名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性。地名是时代的产物,又具有相对稳定性,能保留较多的历史信息,被称为人文地理学的“活化石”。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由来、语词的构成、含义、演变、分布规律、读写标准化和功能,以及地名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对地名进行语词分析,研究地名的语源、语音、含义、字形及其演变,有助于地名的正名、正字和正音。
  地名研究将地名分为住地名和特征名,特征名表示地面的自然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自然植被特征。地名学研究地名的语言变化(词源学)和命名的动机(历史地理学)。地名分普通名和专有名,普通名表示地名的类,如河流、山脉和城镇,专有名则限定或修饰地名的含义,地名学偏重研究地名的专有名部分。
  “中华”是“中条山、华山”的合称,这里是“丁村人”和“蓝田人”的居住地,《史记》已有“中国”之称谓。
  秦统一中国后,中原人自然以秦人自居,因而秦国的发祥地“狄道”———天水市简称“秦”,这里曾是中国“人文初祖”伏羲的故乡。渭水号称八百里“秦川”,雍州南边的山被冠以“秦岭”,项籍分秦为雍、塞、翟三国,号称“三秦”。秦皇岛、徐福村、郑国渠是秦代以人命名的地名。汉灭秦,刘邦曾封为汉中王,于是有了汉水。刘邦为了孝敬他的父亲,在郦邑造了“新丰县”供他父亲居住,又把老家丰县的乡亲带过去陪他父亲聊天,还免去租税,今日的新丰镇已成为西安铁路枢纽。汉武帝以后,中原“秦人”改叫“汉人”,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的“汉族”,进一步有了汉语、汉字。明清时外国虽称中国为明国、清国,但汉人已经被固定了。
中国地名对于自然地理和方位的使用较多,如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青海、黑龙江等等。河流发源地称源,山之南、水之北属阳,山之北、水之南属阴,例如济源、辽源,沭阳、淮阳、汉阳、襄阳,江阴、淮阴、蒙阴等等;在中国东部水网低地,高阜处被称为“丘”,寿丘、灵丘、顿丘、宛丘、商丘、章丘、封丘、安丘,成为早期部落形成或建都的理想场所;而天津、孟(盟)津、延津、河津、江津、宁津、夏津、盐津都是渡口;郯城、彭城、诸城、虞城、项城、邹城、薛城、夏邑、殷墟都是古国的首都、中国最早的城市;而坝、场、集、市、墟、店、庄、村、屯、堡等成了全国各族人民命名集市、村庄的通用地名。
  海州地区的地名反映了这一地区早期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岩海岛都被冠以“山”字,如前(中、后)云台山、秦山、开山、羊山、平山、达念山、车牛山、鹰游山、东陬山,并陆以后无需更名,似乎有先见之明;而山头以动物命名的特别多,白虎、青龙、狮子、牛首、羊石、黄牛、野鸡、鹌鹑、白鸽、马蜂、蜘蛛……应有尽有,仅云台山系,有五六十处之多。加上什么蔷薇河、竹岛、桃花涧、枫树湾等以植物命名的地名就更加诗意盎然,反映这里不仅自然环境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赣榆县名弃用500多年后虽复名,但县名意义佚失,也在情理之中。《江苏省地名录》载,赣榆县名得之于山水。原淮阴市政府官员在某次省里会议时骄傲地说:“我们淮阴水资源丰富,有全国五大湖之一的洪泽湖,全市13个县区,除盱眙外,县(区)名全部带水。”而原山东临沂地区13个县市,就有8个县名直接取自山水。
  公元前224年,秦灭楚,朐县入秦,属薛郡,后为东海郡。公元前221年,秦灭齐,裂齐地为六郡,赣榆地入琅琊郡。汉承秦制,《汉书》记录了朐县和赣榆分属两郡的史实。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赣榆县的左邻右舍县名的来源。
  朐县之名,源于朐山,后来也曾一度改叫朐山县。朐,车轭两边叉马颈的曲木。《辞源》介绍“朐山”:“上有双峰如削,俗称马耳峰”,峰高416.9米,至今仍为俯视海州,西望蔷薇河、沭新河的最佳地点。可惜清康熙年间知州孙明忠因“山列州前,似锦屏然”,把一个好端端的和动物相关的山改成了抽象的文学名称,使本地人看历史典籍时竟不知朐山在哪里,外地人就更不用说了,此为当政者戒。同时应当指出的是,县得名于山,而不是山得名于县。
  再看祝其。祝其国名源于祝其山,祝其为人名抑或地名无考。莒灭祝其,楚灭莒。秦置祝其县,属东海郡。“祝其”二字,东海尹湾西汉师饶墓出土之竹简为“况其”,一般认为祝其为误传,实际上“况”古时应读“Zhu”,“三打祝家庄”古版图书也为三打“况”家庄。由于民间口耳相传,为避免误读,后世才把“况”改“祝”。祝其国都和祝其县城就是今天的班庄镇古城村。祝其山海拔225米,发源于祝其山的祝其河东流入海,即为现在的老朱稽河。祝其河为何变成“朱稽”河?恐为从事水利、地名或续志方面的人误写。“朱堵”村是因庄前堵祝其河蓄水而得村名,应为祝堵村。
  怀仁县源于境内的怀仁山。怀仁山海拔75.3米,现在山南边有怀仁山水库。《江南通志》载:“后魏置怀仁县以此”。《光绪赣榆县志》载:“东魏武定七年(549)置怀仁县,后梁大定七年(561)废义塘、归义二县并入怀仁,县治北迁,另立怀仁城”。因此原县治变成了“头城”,新县治从祝其河畔迁到了怀仁山麓。
  东西连岛秦汉两代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为朐县和柜县的分界线,与《汉书》对照,朐县、祝其和赣榆县之间是柜县。这里要指出的是,秦汉时“木”旁和“扌”旁相通,而柜、拒、剧、莒为同音假借,所以柜县即为“莒县”,莒国国都在今赣榆县的大莒城、小莒城一带,而赣榆、祝其、海曲(日照)以及现在的莒南县、莒县都属莒国地域,所以莒县名源于莒国名。
  《汉书》“柜”后注“根艾水东入海,莽曰祓同”。首先,水为古代河流的通称,江淮河济为古代四渎,“江水”因为长而变成了“长江”,“河水”因为水色黄变成了“黄河”,淮水也称淮河,只有济水不变。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所有河流均称水。“根艾水”在所有典籍中都查不到,当然是因为它小,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根艾的反切是“Gai”,因此,根艾水应为赣水,为什么注成了根艾水,就像我们现在学习汉语拼音一样把瓢(piao)听成了皮袄(pi’ao),也可能不会写“赣”这个字,同时赣榆应该读成Gai yu,而不应读Gan yu。在地名学中,不应该用普通话为地名正音,例如,六安、六合的六都读“Lu”,而浒墅关的浒则读“Xu”。赣榆之赣就应读Gai了。
  赣水在哪里,自然不是鄱阳湖五水之一的赣江(水),而是现在的青口河。大小莒城为春秋时期的莒国的都城。秦设赣榆后至西汉,县城就正式夯土筑城了,现城墙仍在。县志中讨论的弇(读Gan或Yan)榆山无确切记载。但从这条河溯源而上,发现这条河的上源有二,一是发源于莒南县的洙溪河(洙水),两源分别发源于十字路镇草沟北岭和相沟乡杨岭箭北岭,在洙边村汇合后西折向南流。另一源为临沭县唐岭乡境内的镇武河,镇武河三条支流发源于玉山,在镇武庙汇合后入青口河(现为塔山水库)。《临沭县志》载:“玉山,在县城东北15公里处,因山顶西南部有一块洁白如玉的石头,故名。”唐岭乡古时属赣榆地,玉山不像古地名,是否是榆山之转?两千多年行政区划变动频繁,不无此种可能。因此,赣榆县名应来源于“赣水榆山”,当然,榆山尚需考证。赣榆建县于土城,其下游仍为柜县,东汉建初五年(80),由于赣榆县划归东海郡,因此柜县临海部分被划入赣榆和祝其县。
  赣水是一条多沙河流,在土城建县后,河道淤积,河中出现“古河套”(现为村)。因此金代复设赣榆时,迁至宋怀仁县城城里,城里经历了宋、金、元、明、清、民国六个历史时期,号称“六朝邑”。几百年后,河道中泥沙又淤积出东、西“古河套”村。因而民国34年(1945),抗日民主政府把县治迁到了青口。现莒县县治城阳镇历史上曾为青州驻地,青口镇也因青州海口而得镇名。
  由于海州话和赣榆话方言的差异,金代在现赣榆县罗阳镇境内设置的盐务机构———临洪灶,因海州话临读Ling而被误写成岭洪灶,进而简称“岭灶”;而“鲁南城”海州话南读Lan而变成了鲁兰城,进而有了鲁兰河;而柘汪和罗阳境内古代河口的造船厂———“圬工”也由于不明原意而写成“吴公”,意义全失;宋庄镇境内的沙口村明明是河口积沙,像太平庄旧称“沙头”一样,却解释为沙、寇两姓合并取名沙寇村,纯属杜撰。因此对赣榆县地名进行严格地考证,应是地名管理机构认真考虑的问题。
  朐县、赣榆、东海地名来源于山水也成为命名这一地区的惯例,灌云县取灌河、云台山首字命名;连云港因前有连岛后有云台山而得港名;连云市因港而得市名;灌南地处灌河之南;响水县则直接取自响水口,以至于后人还出了个“响水口桥口水响”的对联在全国征求下联。
发表于 2011-5-5 21: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6 2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8 0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
我只能说,你太有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1 20: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0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学习了 {:4_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09:23 , Processed in 0.1123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