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836|回复: 12

[海湾拾贝] 海属会馆纪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8 0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海州乡谭

张锐 《海属会馆纪事》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服务团体,面向本乡在外的乡亲。一般还附设义地,学校、商号等,百年来其规模和功能不断完善。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同乡会馆。

        清季每到春闱之时,京城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大家都期待能鱼跃龙门、光宗耀祖。但是其结果往往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失意的总是大多数,这些举子中大多家境一般,有的还很贫寒,又加路途遥远,人地生疏,乡音难改,在租住客店和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上,常受一些店家的欺凌,有些甚至无力回乡,落魄京城。举子们迫切希望这些问题能有人帮助解决。随着这些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得到了先期来京做官和做生意的一些当地人的重视。出于同乡友情,他们相互邀请,筹措资金,购置房产,供来京的举子和其他来京谋事的或旅居者住宿之用,久而久之就成了同乡在京聚会的场所。清代乾嘉时期会馆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为今世留存了大量的文化遗迹。
        本文简述了清代到民国期间我海属地区在外会馆的设置与生存概况,也从侧面反映了海属地区百年以来的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艰难历程。

一、京师海属无会馆

        北京是全国会馆的集中地,宣南地区的会馆也一直是北京的文化名片。笔者翻阅了北京原东、西、文、武四区的地名志以及光绪顺天府,北京地名志等相关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各地会馆中,唯独就没有发现海属会馆的蛛丝马迹。根据现存的历史文献资料可以初步断定,海属在京无会馆。作为海州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个中原因分析起来其实也很简单。
        会馆本身是公益事业,会馆的多少,决定于这个地方在京任职的官员多寡,官职高低、经济力量强弱,牵头人的威望,原籍乡里是否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就清代江苏一省而言,既有全省概念的江苏会馆,也有府一级别的淮安会馆、徐州会馆,同时也有元宁会馆、江甘仪会馆等两县或几县合建会馆。这些都显示了苏籍在京人士的实力,苏籍官员的威望及江苏文风的昌盛。
        海州虽称直隶州,但偏在海隅,在省内经济文化都不发达。嘉乾时期的海州更是文风凋落,科举不盛。著名的板浦二许也只不过是举人。于是《朐阳纪略》里有如下感慨:吾朐三百年无文进士,出水晶,不钟人钟物。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海州于嘉庆年间建了文峰塔,试图改变文风。到了光绪朝后期,海属地区才始破天荒,张廷瑞中了江南乡试解元,殿试陆续点了沈、朱、张、李四个文进士还出了个武状元,再加上赣榆许鼎霖。京官里才有了几个海属人。由此看来光绪朝之前海属在京无会馆也是正常的。堂堂一直隶州,连举人都没几个,在京做官的更是寥落晨星,再加上也没什么巨商大贾在京,没钱没势力,无人牵头,没有会馆的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
        说到这会产生一点小疑问,那历朝的海州举子进京赶考又投靠在何地呢?这一点笔者曾经考察了相关资料,有一点小发现。文献记载,沈云沛在进士榜上的籍贯还写的是淮安府海州,遥想雍正年海州就已脱离淮安府成为直隶州,这几百年过去了,为何沈云沛的籍贯还挂着淮安府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淮安府和海州关系的密切,故而猜测海州举子借居淮安会馆也就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了。再者还有还有全省性质的江苏会馆,想来也可以解决海州举子在京的食宿问题。
        光绪朝后期直到民国建立,虽然此时海州人在京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但会馆之建设一直都没有具体实现过,甚至不知是否有过思考过,也许随着社会的进步,会馆业也已经走到了他的末路。近期有幸得览民国旧书。遍阅北平、南京、镇江、青岛、徐州等与我海州有关的的地方指南。均无海州会馆的蛛丝马迹。由此可见海州人在近代期间外出之少,影响之小。可喜的是民国期间已经有了海属同乡旅京同乡会等组织,从侧面证明了海属大地正慢慢从封闭走向开放,正在迈向了更广大的天地。

二、祝其公所在沪上
        
        新浦开埠前,海属地区唯一官方许可的通商口岸就是青口,苏北鲁南地区土产等货物通过青口税关,从海路运抵上海,于是青口商帮成为海州商业的代表。逐渐形成了海属地区在外具有代表意义的的会馆:上海的“祝其公所”。《为祝其公所事务归南庄值年告示碑》称:“窃昔年青口镇富商……来申贸易,议起公积创立会馆、坐落大东门外,……门额刊石祝其公所。道光初年,青口帮客商勤泰蒋履中、义昌伙郑楚峰,用京钱4000“契当”沪县大东门外郎家桥西孙姓住宅,作为祝其公所。几年后,其他商人“接当为买,加价肆仟千”,这样总共花费京钱8000将孙宅买断,取得契券。同时还附设了义地等服务设施,至此祝其公所设施完备,成为沪上知名会馆,和四明公所等齐名。《上海碑刻资料选辑》第305页收录记载了清光绪元年(1875年)所立的《青口客商起饼油山货积建公所碑》,原碑就在祝其公所旧址。可惜随着时代变迁,祝其公所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回忆中了。祝其公所的建立,反映了海属商帮在清末的发展壮大,虽然比不上宁波商帮的规模及影响,但可喜的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最终在上海这个冒险家乐园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三、外地商帮在海属
        
        新浦开埠后,山东商人云集新浦,据本地文史资料记载,山东商帮在新浦设有山东同乡会,建有大礼堂,小学校等设施,地址就在建国路北的新市街,这些也算是会馆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笔者去年路过此院见已被某广告公司占用,正在大肆改造,估计当今已不存了。另据《灌云县教育志》记载,大伊山有直山会馆,不知为何地同乡所建,希望知情者指正。
   

        海属会馆从开始就先天不足,文风的凋落,造成了京师海属无会馆的的尴尬局面,与直隶州的形象极不相符。而青口商帮通过自身的拼搏在沪上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也证明了海属商帮的实力。山东同乡会更是证明了新浦这个移民城市的发展史。这百年来海属会馆的发展和生存映衬了海属大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艰辛历程。如今的连云港市已经是面向世界的开放型综合城市,未来我们定将会以更广阔的胸怀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之中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3 收起 理由
选青书院 + 3 不错的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28 14: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兄,这不是我写的,作者叫张锐。和你一样,是在北京的连云港老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4: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失意的总是大多数,这些举子中大多家境一般,有的还很贫寒,又加路途遥远,人地生疏,乡音难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5: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朐阳外史 发表于 2011-7-28 14:43
周兄,这不是我写的,作者叫张锐。和你一样,是在北京的连云港老乡。

我以为是你的大作,

我是从你的《海州乡谭》转来的,没有意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5: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老师,贺家之谜解出来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9: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833995331426166285_1:}路过关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9: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顶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20: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0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0: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荣幸,我找到了
清光绪元年(1875年)所立的《青口客商起饼油山货积建公所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13: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朐阳外史 发表于 2011-7-28 14:43
周兄,这不是我写的,作者叫张锐。和你一样,是在北京的连云港老乡。

他又叫张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1: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宫老刘 发表于 2011-9-28 01:24
拜读了!

问好,老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12: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海州在外地也有会馆,只不过时间比较久远,多不被外人知。我已经找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07:48 , Processed in 0.1079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