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3377|回复: 17

[岁月留痕] 千年古寺:洪福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1 14: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洪福寺在赣榆班庄东南,建自宋元佑六年。

  《中国通史》记载:宋“神宗死,十岁的幼子赵煦(音旭)继皇帝位(哲宗)。英宗的高后称太皇太后(曹后已死于1079年),处理军国大事,建年号元佑。”

  洪福寺有石碑,为僧人永全撰写,至清康熙四十年,突然遭雷击,石碑破碎。住寺僧人把破碎的石碑按照文字顺寻排列,摆放一起,日夜念经祈祷,奇迹出现,破碎的石碑竟然粘合在一起,完好如初。里人皆曰该碑有灵气,香火不断。

  乾隆年间贡生徐作辉说曾亲见石碑原样,南碑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维修洪福寺而立,高252厘米宽69厘米。这碑上就有徐作辉的名字,徐作宾也出钱的,石碑上皆有名号及银两。徐作辉之子徐树兰是南城兵马司。

  万历四十三年,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六十年皆有碑为志。

  《嘉庆赣榆县志载》载:洪福寺在班里庄东南,建自宋元佑六年。有碑为僧永全撰之。

  《光绪赣榆县志》载:班里庄镇有玉皇宫东南有弘福寺,万历四十三年重修弘福寺记碑。

  《97赣榆县志载》:班庄洪福寺碑:立于班庄乡班东村洪福寺遗址,南北两通,北碑系元延佑六年(1319)维建洪福寺而立,高285厘米,宽103厘米,南碑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维修洪福寺而立,高252厘米宽69厘米。均为圭形,赑屃为座。

  班庄,有悠久的历史。祝其古城就在那里。

  祝其县在今赣榆县西部,与秦汉赣榆县同时存在。《旧志》称:祝其是县汉置,宋废。城在旧城西五十里”。所谓的“城西五十里”,便是指今天的班庄乡古城村了。《赣榆县志》记载:“古祝其原城为子母城,大城呈长方形,边长1华里,城内面积375亩;小城在大城西北角,呈长方形,城内面积45亩。”在今天班庄乡古城村东南角与西南角,均遗有城墙残壁。

  班庄洪福寺历经磨难,见证了赣榆的变迁;见证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的郯鲁大地震;可惜在解放后中拆毁。只留下那几座古碑,孤零地站在那儿。

  可惜近千年的故址也要荡然无存,洪福寺是一片空地,变成了遗址。多年前被上级政府圈地用围墙围起来,加以保护。在县市省三级文物部门都有登记。

  在弘福寺中的那块古朴的元石碑,非常有研究价值,一块破碎的石碑为什么经多年又能完好如初的粘合在一起呢?

  当时有乾隆年间的贡生徐作辉亲见之,查徐作辉还真有此人,他的儿子徐树兰是南城兵马司,县志有载,后期,班庄徐氏家族有多人捐钱修护此碑,并立碑为志。

  老百姓的迷信肯定不可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能把碎碑自己粘合一起的呢?还靠后有研究者找出答案。

   144.jpg

   QQ截图未命名1.jpg

   QQ截图未命名10.jpg

  光绪县志对洪福寺的记载:

   3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海螺 +5 小鱼 +10 收起 理由
铁马金戈 + 5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3: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

这庙据说在方圆几十里都有些影响的,老人们都以此为荣。我觉得大家还是要把它保护起来,特别是班庄的徐氏人家,徐氏好象就是从这庙附近开始定居,慢慢发展成一个大家族的。班庄原先是叫庙后庄的吧,因为大家都住在这庙的后面即背面,后来徐氏在此定居繁衍,有的人据说在朝班做官,这个村才叫徐家班里庄,简称徐班庄,后又简称班庄的,结果周围的村子都跟着叫班庄的,什么黄班庄、赵班庄、孟班庄、东班庄等.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14: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现在这里还有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14: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班庄 好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14: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个景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16: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历史遗迹不是毁于战火就是毁于文革期间的“除四旧”。留下的文史资料少之又少,民间收集呢往往有的缺乏真实的历史考究。我原来也爱好文史这方面,去查阅文献资料时有的查不到,去民间收集时遇到一些口头流传的,无法确定它的真实性。冤枉路跑多了,后来渐渐地也就放弃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15 收起 理由
周东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19: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班庄,徐氏班里庄,简称徐班庄。
清以前,因为庄前有洪福寺,故称庙后村。
清康熙朝,徐氏家族一妇人孟氏带四个儿子自赣马镇徐南庄迁至此。后经几世繁盛,改称徐氏班里庄,简称徐班庄。
孟氏要求子孙耕读持家,重视科举。
有一年,班庄徐氏在童生考试中一次考中18名秀才。
徐氏曾在赣榆极盛一时,控制赣榆大部分土地,周边临沭东海等地亦有大量地产。清后期,他们与莒南庄氏、朱范村的正一品王得胜联姻,更是了得。
中日战争结束后,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投降我党,成立民主联军,司令部就设置在徐班庄。
过犹不及,盛极必衰,政治运动,使徐氏彻底衰落。
翻身大棒将徐氏的士绅阶层从肉体上消灭干净,也将班庄的传统文化消灭干净。徐氏在班庄的子孙很多,家族大了,啥人都有,少部分的是地主被打死了,大部分穷的说是翻身农奴闹革命。良莠不齐的素质使世态的生活丰富多彩。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当权了,当然要破坏古迹。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30 收起 理由
周东 + 3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2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说的秘密 发表于 2011-12-31 14:51
那现在这里还有寺吗?

没有就还几块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洪福寺的那块元石碑的记载,在江苏省志里面记载的最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03: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人啊

不过咱不感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10: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查;班庄镇班东村大队书记(现称中国CP赣榆县班庄镇班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允勋授意与其父徐道理同父异母的叔叔徐道喜拆的洪福寺遗址。徐道喜是光棍汉。如果上层政府有人来查,则说拆毁洪福寺遗址的不是政府行为,而是村民的自觉行为,与村支部及村委无关。镇党委书记李康接受连云港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的高伟所长质问时也是这态度,李康书记说此事与镇党委无关。

拆洪福寺遗址院墙要一个光棍汉用一个洋镐一个小时就能拆毁。
可是真正的问题是南北院墙被拆,打通了。中间的路的铺垫修筑,不是一个光棍汉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大量资金,机械设备。物资为红沙铺路,拉了大卡车好多卡车。 还放言 开春就要铺水泥路。

调查:出资修路的正是班东村党支部。由徐允勋作为书记做了最后的定夺。如果有上级来调查,就说是老百姓自愿清除掉洪福寺,建商品楼小区,这是顺应民意。通过事先打招呼,镇党委书记李康已经默许此事,如果有人调查,李康就可以推说不知道。
在接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的高伟所长质问时,李康书记说我们一定要保留洪福寺这个遗址,至于墙体被拆,修路一事,李康书记表示不知道,说可能是对遗址的整改吧。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只能保护,不能整改的!即使抢救性保护,也是修旧如旧,不能动其外貌,改变地理外貌。
这种整改的说法,只能是贻笑大方,吓唬小民可以的,居然用来对付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

就算洪福寺遗址的被破坏不是在镇党委的授意下进行的。难道在镇党委领导下的地盘上,发生了此等恶劣的村支部公然破坏遗址的事件,镇党委就没有负领导责任?
村支部不是国家政权结构上的一层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12: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在的浙东,佛教文化非常之发达,南海观音和弥勒道场都在这边。而这边的寺庙更是密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12: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回来,现在是法道沦丧的时代。和尚们富得流油,而又有多少是真正向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21: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东 发表于 2012-1-4 13:52
据说:

这庙据说在方圆几十里都有些影响的,老人们都以此为荣。我觉得大家还是要把它保护起来,特别是班 ...

说的非常对!班庄的由来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子,曾属于欢墩、曾属于夹山。正是有了徐氏的发展,庙后村才改名徐班庄的。徐班庄自60年代因公社驻地在此,村子过大,分为班东、班西。抗战后,郝鹏举的民主联军司令部就设置在徐班庄。
因徐氏的地主太多,势力过大,解放战争中,很多徐氏有钱的人家都去了台湾,留在本地的全部被翻身大棒敲碎了头颅。留着存活的徐氏子孙大都是穷的,没有文化的。所以发生了毁坏遗址行为的书记仍旧是徐氏子孙。
目前,徐氏在班庄仍旧是第一大姓氏。徐班庄的名字却渐渐的被遗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海螺 +5 小鱼 +20 收起 理由
周东 + 5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3: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连云港文化网
赣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洪福寺碑险遭破坏
2012-1-11 9:26:00 赣榆县 赣榆县博物馆
      近日,网传赣榆县班庄镇洪福寺碑被破坏,跟帖声讨者接踵而至,一时间网上甚是红火,各大媒体亦快速跟进。赣榆县文物主管部门迅速派人前往调查。
洪福寺遗址位于班庄镇班东村。洪福寺始建于元延祐六年(1319),为当地望族杨王宋三大家共建。历经兵火,几度倾圮,曾重修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 1942年,为防日伪军盘踞庙宇,又将洪福寺拆除,仅存碑刻四通于原址。一为有“神碑”之称的创建洪福寺院记碑,碑身为灰白色大理石,碑高2.55米,宽1米,厚0.3米.碑头文字径0.07米,碑头为双龙戏珠,底座为赑屃,长1.9米,宽1米。传说康熙年间欲将碑迁移,待来运时,碑已自身炸裂,故被视为神碑。一为重修洪福寺碑,碑高1.9米,宽0.9米,厚0.26米。一为神碑记碑。清嘉庆十四年(1809),高2.25米,宽0.7米厚0.22米,底座为赑屃,背后为铭文。记述神碑破而复长,长而复合的传说故事。另有一碑上有文字,不清。顶部有凹槽0.06米见方,深0.05米,碑高1.05米,宽0.18米,厚0.21米。长期以来被当地群众作为石干妈供奉。
2012011015253359158.jpg
2012011015254611091.jpg
      洪福寺碑在赣榆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班东村为修路将碑刻北院墙拆开,拟将碑刻移走,出售地皮。县文物部门及时与班庄镇政府沟通,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重申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时,必须报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班庄镇党委书记李康明确表态,保护文物,责无旁贷。要通过各种渠道让群众了解重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杜绝破坏文物现象的发生。班庄镇计划在碑刻北侧辟建神碑广场与文化长廊,充分展现古碑的风韵。
      近年来,赣榆县文物保护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了长足的进展。借助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又对赣榆县野外文化遗存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登记,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公布了赣榆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县文物工作部门又将散置在县域各处的碑刻尽可能的集中起来,在赣马高级中学院内文峰塔东南辟建碑廊一处,受到各级领导及文化爱好者的赞誉。

评分

参与人数 1海螺 +10 收起 理由
周东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4: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班庄一会儿说要重修洪福寺,这又说要计划在神碑北侧辟建神碑广场与文化长廊。这些领导耍太极。
洪福寺遗址看了就知道,不大的地方,不可能在 一个地方建两种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发表于 2015-5-27 05:47:16
不能说的秘密 发表于 2011-12-31 14:51
那现在这里还有寺吗?

没有
游客  发表于 2015-6-27 11:35:30
xusir 发表于 2012-1-4 10:49
经查;班庄镇班东村大队书记(现称中国CP赣榆县班庄镇班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允勋授意与其父徐道理同父异母的 ...

一群地痞败类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03:27 , Processed in 0.09947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