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869|回复: 6

[海湾拾贝] 也说赣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2 17: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口包括宝钢厂区和长航锚地沿岸鳗苗旺发,北起赣榆南到泉州的渔民前来张网捕捞。在临江公园门口,我曾与赣榆渔民交谈,得知他们出动数十艘小渔船来此,从石洞口到临江公园是他们的活动范围,连续经营四五年,鳗苗售价从最初的一角钱一条直到三元一条,后来鳗苗越来越少,售价越来越贵,最后江滨渔民消失。

    近年两次到赣榆县访问,发现此县渔业发达,可谓叹为观止。南起与东海县相交的临洪口,北至与日照市交界的绣针河,绵延百里的黄海海岸,密密麻麻地分布着盐田、海水养殖场。赣榆黄海沿岸涨滩严重,落潮时,人踏着滩涂可以步行到数公里外的秦山岛。我看到小时候见过的泥磨船,正在滩涂里飞驰,那是赣榆渔民在捡拾青蛤,用于海水养殖的饵料。赣榆沿海凡临洪河、青口港、沙汪河、兴庄河、龙王河、石桥河、龙北干渠、绣针河,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渔船,有2吨到50吨的木质渔船,也有50吨至200吨的钢质渔轮。

    赣榆县西部为海拔300米以下的山区,开发较早,有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出土,说明赣榆人是从山地走向海滨的。赣榆又是西汉古县,为刘邦所建东海郡属县。可是,这个县名的来历,从古到今有七八种说法——因为赣字历来是江西省的简称——此县离江西很远,为何带赣字呢?于是古今之人,纷纷给予解说:有说是一个江西人在这里栽了一株榆树的;有说这里人戆而愚的;有说此县将进贡朝廷的羽毛称“贡羽”的;也有说孔子弟子子贡在此地种植榆树;说国君赐以榆木供钻木取火……

    然而,1979年陕西临潼县秦刑徒墓出土有“赣揄得”瓦文墓志;又有汉代封泥“赣揄令印”和“赣揄丞印”存世,元明秦汉时此地名赣揄,揄字从手不从木。我以为,出土赣揄地名是一件大好事,显示后代文人望文生义的可笑!

    先说赣。赣、干同义;江西省简称赣,那是因为干人开辟此地的原因。当今的史家,以为正当吴国兴起而灭亡干国时,干人一支移居今江西东北部,形成“板楯蛮 ”。然而江苏浙江的干人在灭国后,依然存在,只不过臣服于吴而称为“吴干”而已,据考为吴王铸剑的干将,就是干人;苏州市区至今有干将路。当然,吴越争霸时,干人大多追随越王勾践。苏州大学教授周国荣,发现越干王城就在望亭镇一带,世称越城,后讹为月城。现已考定越王勾践迁都琅邪,北上争霸,其地正在赣榆南部的连云港锦屏山下。追随勾践的干人,移居今赣榆是没有疑问的。

    再说揄。俞,《说文》以为,“刳木为舟即俞”,就是说俞为独木舟。古代又有“吴歈越讴”之说,歈就是人在舟中唱歌,亦即船歌。而俞加“手”旁成揄,就是船夫划桨、使篙的意思。这个揄字,便是后代所谓撑船或撑船人。民谚有说,人间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可见撑船一说,我国南北基本一致,而且历史悠久。
    赣揄两字拼成地名,那就是干越地方的船或船夫。素知越、干、吴同源,即古越人,亦即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系统后裔。河姆渡出土有六千年前的木桨;萧山跨湖桥遗址又出土残长六米多的独木舟,其后裔越、干、吴人“以楫为马,习于乘舟”。看来,赣榆地方历来渔业发达,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王水)
发表于 2009-7-12 18: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追究地方经济好不好,不追究地名好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12: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么多道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2: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
能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1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深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6 14: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的名字还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6 19: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经济强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10:59 , Processed in 0.1081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