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63|回复: 0

把连云港美食打造成旅游新亮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4 18: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李耀华 刘敏

  当然,仅靠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动还远远不够,港城名吃美食实现自我发展才能产生内生动力,好在目前已有滴醋、香肠和风鹅等产品实现一定程度的突围,但是,更多的美食名吃走出深街小巷,走向产业化,从而实现真正的突围还需多方努力,而让更多美食名吃成为港城旅游新亮点应成为终极目标之一。

  经营者酝酿走出家门

  既然认识到缺乏品牌是阻碍港城美食名吃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就应深刻反思并有所作为。业内人士认为,名吃美食“吃不出碗,带不出店”未免令人尴尬,当前港城名吃美食没能走得更远,不是实力不够,而是与港城人传统意识有关。以板浦为例,这里清朝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繁荣,造成板浦人偏爱自给自足的休闲生活,不愿跨出自家门口一步。

  “要有走出去的勇气,才会闯出一片新天地。”“黄四麻香肠”经营者黄有沛说。黄有沛年过花甲开始创业,8年前他卖掉自家三层小楼,筹资兴建现代化厂房,一步步将其香肠等肉制品做成了省知名品牌,产值如今已逾百万元。正因为敢于走出来,汪恕有滴醋从一家乡镇企业的一个车间做起,逐渐做大做强,不仅成为工业旅游示范点,还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而曹俊成、黄克师等名吃经营者也有意走出板浦,并希望在市区开连锁店,东海桃林一位年过半百的卤货经营者甚至来到本报,希望记者能够为他创业写篇财富故事,颇有名气的刘顶狗肉也被做成了香肠,“史猪头”卤货也有了真空包装。

  持续开发新品满足市场需求

  相比成功做大做强的“汪恕有”、“黄四麻”、“李记”等名吃美食而言,开始酝酿走出家门的美食名吃经营者走出的步履并不轻松,他们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此前笔者品尝刘顶所产狗肉香肠,感觉其味道比店内的原汁狗肉逊色不少,板浦众多名吃的口味也需要改善。“小脆饼虽有四五种口味,但基本都是传统型。”住在新浦通灌路的崔晓梅说,“同样是休闲小食品,人家‘旺旺’、‘上好佳’有多少种口味?做名吃也得跟上形势,岂能多年一直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想把产品打入旅游市场乃至走向全国,确实需要费心思,因为消费者嘴巴越来越刁,他们往往喜新厌旧。”在新浦海连路从事土特产经营的徐女士说,就小食品行业而言,形象陈旧,营销呆板,无法满足消费者求新的需求。汪恕有滴醋第十一代传人汪宗遂的经验是,要想把小食品做成大产业,一定要动脑筋研发新产品,传统做法固然魅力独特,但如果其滴醋固守传统,不思创新,也不会开发出果醋、宴会醋等多个系列十多个品种的产品,而即使做到现在的规模,也需要考虑企业转型发展的问题。因此,美食名吃经营者既要“坐得住”,又得“走出来”,持续开发新品才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构筑展台助小食品突围

  当然,如果仅做美食名吃产品,而不加以推广,仍不能帮助其突围,有关部门还要打造有形或无形的展台,让这些地方小食品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才能被人们所认知。“地方名吃美食是港城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当以此弘扬本土饮食文化,激活港城旅游活力,吸引更多的游客。”这是笔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建议,本地和外地游客都表示,连云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地方名吃再不保护推广就太可惜了。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崔月明认为,如能像南京、扬州等城市一样,营造出一处“名吃夜市”,将本地小吃“一网打尽”,这样既丰富了港城旅游“吃”的环节,也可以让外地客人在感受靓丽景色的同时过一把“嘴瘾”。而对于可以脱离店铺经营的产品如小脆饼、卤货、各式花生米等产品,有财力者不妨注入资金将其做成产业。此前,市旅游、商务等部门多次举办地方美食、土特产展,形式不错,但临时的展台毕竟有欠缺。据了解,海州区有意投资3亿元,在板浦建设“明清一条街”,打造古镇特色建筑,弘扬板浦饮食文化,唱响“穿海州、吃板浦”的历史品牌,此举对推动地方美食产品的发展将产生良好的影响。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名吃美食经营者宜从长计议,敢于思考,用心做事,才能让港城小食品做成大产业。 (编辑:贺耀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30 11:51 , Processed in 0.0923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