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赣榆县伪县长王锦昌
王锦昌,字繍生,一字奇襄,号筱堂,生于光绪十年(1884年)二月初六,始祖由山东胶州迁到赣榆,授业恩师有赣榆的佘云川,朱时馨等,受知师有,徐树锷,宣龄等,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 丙午科 优贡第六名。官浮山知县。
一九一一年十月,时邑宰王锦昌到任未匝月,浮山县农民发动反清起义,陈彩章联合浮山的同盟会员积极响应,于河东光复之后,率领练勇占领县城,夺回县印,将知县王锦昌和守营管带高锡恩驱逐出境,王锦昌夫人因逾墙,竟致堕胎。成立了浮山县临时革命政府。
后王锦昌赋闲回家,曾任赣榆县政务委员。1939年任青口伪维持会会长。
1939年农历正月十三日,青口镇被日军占领,赣榆沦陷。三月日寇藤本大队二次攻占县城,抓到朱爱周四哥朱秉选,迫任赣榆县伪维持会会长,也就是伪县长。
朱秉选的儿子朱其轮在《朱爱周抗战殉国》经过里面仔细地叙述了其父亲朱秉选被日本鬼子抓去的经过.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农历正月十三),赣榆一次沦陷, 三月日寇藤本大队二次攻占县城,路过朱庄把当时任赣榆县县长朱爱周的四哥朱秉选抓去. 朱秉选, 字冬樵,朱爱周四哥,日寇知道他和朱爱周为兄弟,逼迫他任伪维持会会长,实为伪县长。
当时敌我双方的县长是亲兄弟,我方县大队的第一大队长朱其轮是敌方伪县长的长子,在张贴布告时候,双方的县长是亲兄弟,引起老百姓的误解,周爱周为了民族的大义,在我方的布告中称呼敌方为“伪”或“逆”,表明汉贼不两立。
当时青口被日寇占领,青口商民为求苟安,免于烧杀,听命敌人,组织维持分会,由青口人蒋笏山、王锦昌任分会长。同时蒋笏山、王锦昌等人派人和朱爱周联系,说明了商民为免遭涂炭,组织的维持会是为了麻痹敌人,今后听命于抗日政府,所有税收钱粮由抗日政府派员去清收,后朱爱周派遣办事员张鹏来到青口报界税收。青口的财力物力直接送到抗日政府手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很大贡献。
后由于朱秉选坚持不再担任伪职,由王錡邵任赣榆县伪县长。民国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赣榆县县知事王錡邵免职,改派王锦昌代理。
这一天才是王锦昌正式署理赣榆县伪县长的日期。
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夜,由于敌军偷袭,朱爱周中弹负伤,当时有李姓女军人要背负朱爱周撤退,朱爱周为了不连累大家,饮弹自尽。
朱爱周去世后,日寇为了笼络人心,把朱爱周遗体运到青口供老百姓瞻仰,由赣榆县政府派人和赣榆县伪县长王锦昌联系,把日寇头目小山的遗体和伪盐警队队长换回县长朱爱周和乔参谋长遗体。
一九四五年春,赣榆县成立伪国民党党部,监察委员由王锦昌担任。
在九七版《赣榆县志》中,把王锦昌作为赣榆县首任伪县长,在1947年2月15日《申報》上登载的苏高检处令通缉伪县长九十七名中,就有赣榆的王錦昌,張耀庭,崔德彰,李慕韓、遲傅富,王成凱,閻匯軒。
在赣榆文史第一期黄少农的《赣榆日伪组织机构概况》中也把王錦昌作为首任赣榆伪县长,其后为梁舜传、田津修、張耀庭、崔德彰、李慕韓、王成凱、閻匯軒、遲傅富。
潘敏博士在《江苏日伪基层政权研究》中依据有关资料整理出赣榆县伪县长为:王錦昌、梁舜传、田津修、崔德彰、李慕韓、王成凱、閻匯軒、遲傅富。
为什么在各种史料中记载都不相同呢?
自日寇一九三九年侵占赣榆到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有七个年头,赣榆伪县长像走马灯似的换人,短的几个月,长的一年多,赣榆首任伪县长朱秉选是三九年二月被日本鬼子抓去逼迫当的,当时朱秉选的弟弟是赣榆县国民党任命的县长,日寇虽是利用朱秉选,但也时刻提防着他,毕竟一母同胞,朱秉选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几个月后就不干了,后期换的王錡邵,任职时间很短暂,此人没有得到汪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的任命。到本年的七月二十五日,王錡邵免职,改派王锦昌代理。到一九四零年,王锦昌免职换成梁舜传,梁舜传刚干没几个月,去世了,梁病故后,由当时是民政科长的田津修代理县长;到四一年春,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任命張耀庭接任,到当年夏天,張去职,崔德彰接任;到四二年春,崔去职,李慕韓继任;到当年八月,李去职,王成凱继任;到四四年冬,王去职閻匯軒继任;到四五年春,閻匯軒升迁,遲傅富继任。到四五年八月,日本鬼子投降,伪赣榆县政府人员跑到新浦,赣榆县的日伪政权彻底覆灭。
日本鬼子侵占赣榆七年中前后有十一人任赣榆县伪县长,外地人居多,虽然有的本地人为了本地商民,苟且求安,屈辱偷生,但在民族大义面前,留下永远洗刷不掉的污点,甚至结局很悲惨。
由此看来,赣榆首任伪县长不是王锦昌,应该是朱秉选(字冬樵,朱爱周四哥;朱爱周,原名秉莲),后为王錡邵,第三任为王锦昌。
(该文为本人首发,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资料来源:
1、江苏《赣榆县文史》第一期
2、江苏《赣榆县文史》第三期
3、九七版江苏《赣榆县志》
4、《申報》1947年2月15日第24783號
5、民国版山西《浮山县志》
6、王锦昌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 丙午科 优贡硃卷
7、潘敏《江苏日伪基层政权研究》
8、《县政研究》一年来各县县知事动态实录&镜华。1940年第2卷第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