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堂陈氏家族历史新发现 明处州知府忠公碑记中悬疑的历史之谜破解 自元末明初,三元堂陈氏先祖迁徙苏北赣榆县邑卜居,后又播迁赣榆西关、赣马陈高巅、黑林陈旦头、门楼河陈庄、陈官庄、大瓦沟等100余个村庄;其中部分析支鲁南的莒南县壮岗镇陈家河、洙边镇东夹河、临沂市罗庄区前后坦埠等村庄。六百余年来,由于家族谱牒缺失与遗失,整个三元堂陈氏家族对明朝时期的先祖历史信息知之甚少,虽然各支族编修的家谱都简略地记载了先祖迁徙的历史时间与过程,谱中并简略介绍了有关播迁信息,但是各个时期编修的家谱中对家族中历史名人方面的记载十分匮乏。 目前,苏北鲁南三元堂陈氏家族五大支派保存的最早的家谱是赣榆门河镇陈庄村于光绪三十四年续修的《陈氏家乘》,其中记载的家族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有详细记载内容的可以上溯至明朝正统、正德年间,其中记载的部分事略、事件与光绪《赣榆县志》记载的相关历史吻合。其次是临沂市临港产业区壮岗镇陈家河于民国十年编修的《陈氏家谱》。门河镇陈庄家谱编修于光绪三十四年,比陈家河家谱早10多年时间。但是陈家河家谱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成化年间,比陈庄家谱记载的时间早150余年,最为重要的是陈家河民国版本的家谱详细记载了明浙江处州府知府----陈忠的事略,且知府忠公的残碑现存于三元堂陈氏始祖陵园之中。由于家谱缺失,数百年来三元堂陈氏宗族无法查考知府忠公的世次,知府忠公究竟是三元堂始祖的多少代裔孙成为一个无法破解之谜,加上知府忠公碑记文字残缺,长期以来,族人无法获知知府忠公父亲的名讳。 2015年 5月22日晚,我查阅嘉庆元年版本的《莒州志》时发现了几则与壮岗陈家河先祖明浙江处州知府忠公的有关官方文献记载。次日继续查阅《莒州志》又发现了家谱中忠公事略中所缺失的历史信息,至此终于考证清楚了与知府忠公相关的历史悬疑问题,官方的文献记载内容与家谱的记载相互有了印证。 5月22日晚上23时许,吾在查阅嘉庆版《莒州志》时在卷三(街坊)一节发现了与壮岗陈家河先祖处州知府忠公相关的历史记载。《街坊》一节中记载:世科坊,为陈忠,陈言立。据陈家河民国年间编修的《陈氏家谱》记载:陈忠,明成化乙未科进士,历官处州府知府,有传。陈言,忠公长子,宏治乙酉科举人,大同府同知。但是《街坊》一节中的世科坊的事情家谱未有记载,《街坊》一节中记载:世科坊为陈忠、陈言立。牌坊立于何时何处,还有待考证。与此牌坊相关的传说也从未听同族提起过,相关历史情况尚待考证。 5月23日中午,继续查阅《莒州志》又发现了几则与家族相关的历史信息。首先通过《莒州志》的记载考证清楚了知府忠公父亲的名字。由于年代久远,陈家河的知府忠公石碑碑文中缺少知府忠公父亲的名字,数百年来后人一直无法考证。在《莒州志》选举一节中终于查考到了知府忠公父亲的名字叫陈安。《莒州志》第510页选举篇二十三部分发现了知府忠公父亲的名字叫陈安。内容是:陈安,以子忠封刑部郎中。此条信息的发现,为家族历史悬疑信息提供了实证。记载的内容与家谱记载的知府忠公事略的内容完全吻合,原忠公碑记中其父亲名字缺失的用字终于考证清楚了。 5月23日下午,在家里继续查阅嘉庆版《莒州志》,通过核对职官等部分记载内容发现,知府忠公石碑碑记缺少的文字也考证明白了。忠公父亲名字是陈安,碑记末端署名张谟篆额下面缺失的三字是:知莒州。至此,忠公碑记中所缺失的三处文字终于查找清楚两处了,希望陈家河宗亲在下次续修家谱,将缺失的文字补刻入碑记中。 数百年来,知府忠公碑记缺失的文字历史疑问终于用了一天多的时间破解了,同时家族的历史情况再次得到了完善与补充。目前,只剩下忠公在保定府任职何县临时无法考证。相信随着家族历史文化考证工作的继续,知府忠公任职于保定府的某某县的具体县名终会研究清楚的。 三元堂 陈氏 22世孙 庆炜 2015、5、30 文献附录: 陈忠,陈言父,明代莒州人,民籍,成化十年(1474)甲午科举人,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三甲第一百零一名进士,平生守正不阿,孤介廉洁,官处州府知府,清操始终如一。《沂州府志》载:"莒人,成化进士,历知处州府,有清操"。见《沂州府志》、民国《重修莒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 陈言,陈忠子,明代莒州人,弘治二年(1489)己酉科举人,官至大同府同知。见《嘉庆莒州志》、民国《重修莒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