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2478|回复: 12

[海湾拾贝] ”“红蝇赶散”“红巾赶散””洪武赶散“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 2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洪武赶散,明朝初年将江南人口迁徙到苏北的历史事件,又称“红巾赶散”“红蝇赶散”,发生在明代初期,当时朝廷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历史学家称之为“洪武赶散”,因朱元璋的部队头扎红巾,故民间称之为“红巾军”、“红军”,“洪武赶散”也被称为“红巾赶散”或“红军赶散”。“红蝇赶散”则是“红巾赶散”的讹传,可能是出于对红巾军的不满而将其暗喻为红蝇瘟疫的缘故。“赶散”亦被称作“赶汉”。
    元末土地大多为豪强地主霸占,他们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势力雄厚,朱元璋起兵时,充分利用了他们的力量。但当他统一全国之后,就觉得他们成了中央政府的异己力量,而且,豪强地主过分压榨农民,既和国家争夺赋税来源,又不利于经济的恢复。洪武三年(1370)八月,朱元璋说:“近代以来风俗非常奢侈,地方上富民的衣食住行,竟然和公卿贵族一样。”又说:“元代朝庭昏暗无能,权力和财富都让下边夺走,所以终于演变成大乱。”为此,太祖极力防止这种局面的再现。首先强令富豪搬迁到首都附近效法汉高祖刘邦徙天下富豪于关中的做法,首先强令富豪搬迁到首都附近。洪武初,朱元璋迁江南民十四万户于他的老家凤阳,其中不少为地主,洪武二十四年又徙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于南京,三十年又徙富民一万四千三百余户于南京。朱元璋说:“历史上汉高祖曾徙天下富豪于关中,过去我认为不好,如今想来,首都是天下根本,才知道有的事是理所当然,不得不做的。”豪强地主被迁到中央政府控制力量最强的区域,财势俱失,不能危害明王朝了。江南的地主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奴仆,政府还不允许他们私自回去,他们非常不满。这些人不敢公开回原籍,便伪装成乞丐,以逃荒为名,成群结队,男女老幼,散入江南诸州县乞食,到家扫墓探亲,第二年二三月又回到凤阳,年代久了,就成为习惯了。他们沿途唱着自己编的歌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此发泄自己的不满。五六百年来,凤阳花鼓成了东南一带妇孺皆知的民间歌舞。朱元璋还通过严刑重法消灭“奸顽富豪之家”,十余年间几兴大狱,往往不查实就杀人灭宗,江南一带富豪在几年间或死或徙,几乎无一幸存。
朱元璋占领淮河两岸的大片地域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占领淮河两岸的大片地域。同年,置淮安府,领海、泗、安东三州,山阳、清河、沭阳、盐城、桃源、赣榆、天长、盱眙8县。旋又以泗州、盱眙、天长改隶风阳府;并降安东州为县,仍 隶淮安府,以邳州、睢宁、宿迁县改隶淮安府。时淮安府共辖二州九县。战乱使淮安及其周围地区人口逃毙殆尽,亟待移民充实。同时,江南地区的地主阶级人士有很多依附张士诚。 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的移民。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迁苏、松、杭、嘉 、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又移江南民14万户于风阳府。泗州、盱眙为交通要道,经明末大乱,人口锐减 ,时均属凤阳府,故迁移的14万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中,又陆续将江南的人民迁徙到淮安府境。这就是淮安民间传说中的"红巾赶散"。如涟水、淮阴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间整族整族地"奉旨"迁来的。其中一族坐的是包铁头大船,后人在涟水、淮阴"九朱"中以"铁船头朱"加以区别。涟水孙氏、张氏,灌南汤氏,以及金湖等地约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来的。又据民国《泗阳县志》载,元末明初 ,由苏南迁来的有翁、朱、卢、吴等25氏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有21族。
实行"中盐法"
  明中叶,实行"中盐法",晋、徽商来淮业盐,并就地定居繁衍。涟水望族程氏,"先世本歙人也,明季始迁安东。耀南县城新安镇,是明朝中叶安徽新安商人在此兴集命名的。高沟地区的汪、程、吴等姓,其先也是安徽歙县人,也是因经商就地“居的。淮安河下镇是著名的徽商、晋商聚居地。
人口往外迁移
  在经历元末战乱的环境之下,由于长江的阻隔,扬州府的属县崇明岛并未受到战火侵扰,得以获得保全.崇明岛位于长江出海口,其沙滩面积狭小,且水道时有变化,所以待战火停歇,人口纷纷往外迁移.洪武二十五年(1392),崇明岛上民无田者2千馀户,迁往江北,这些居民越江而居,迁入地点多在扬州府的通州,海门县境.之后,又有500户无田的县民,迁到苏州府昆山县境内.其实从洪武初年以来,崇明岛陆续有对外移民的活动,不同的是所属政区的变化,洪武七年(1374)以前崇明岛隶属江北管辖,洪武二十五年(1392)以后则与昆山县同属一政区.
  在洪武初年的扬州府,除了复业的当地居民外,其馀皆为流寓人口,根据现存的地方志及族谱资料,在苏北地区一带的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是由明初从苏州阊门迁移而来.泰兴县居民的祖先,多原为皖赣名族于元末之际迁入,而兴化县则有原籍苏州大姓,于洪武初年陆续迁入兴化.其他如宝应,江都等县望族,都认为祖先是由苏州迁入,这种原籍附会苏州的情形,是苏北移民普遍都有的特殊现象.
  从洪武九年至二十六年(1376-1393),扬州府的移民陆续迁入,新增移民总数达14万人,其原籍来自苏南,浙北,江西等地.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扬州府74万人口之中,民籍移民及其后裔约50万人,除了崇明县之外,来自苏州及苏南,浙北地区的移民占总移民人口的一半,而来自江西与徽州的移民则各占四分之一.
  淮安府的移民亦有从苏州迁入的说法,如泗阳县的席,唐,吴,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苏州的东洞庭山(太湖有东,西洞庭山),昆山,句容,吴县等地迁入,因此该县仍存在有关原籍苏州的广泛传闻.然而,明初的苏州移民似乎未到达淮安府北方,因此沐阳,海州等地,则流传另一种“洪武赶散”的说法.“洪武赶散”,是由“红蝇赶散”,“红君赶散”的谐音转化而来.虽然“红蝇”的一种解释是,因元末战乱所引起的疾病流行,而使移民们心中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但另外一种解释却是移民祖先受到洪武帝的驱赶,所遗留下的感叹.
  此外,来自零星的北方移民,特别是山西洪桐县民有部份迁入淮安府.山东东南地区,原为山西移民迁入的区域之一,而后再辗转南迁进入苏北地区,因此有些苏北地区移民,是为山西移民的后代.这些由山西洪桐移民向外迁徙的移民运动甚为频繁,从前朝开始乃至于整个明朝,多可发现其踪迹.
  洪武时期江南向江北的移民,大致以当时的黄河为北界,江南移民渡河北上,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事.
奇特的现象
  其实奇特的现象还不止一个。今天的盐城人几乎都会告诉你祖籍是“苏州阊门”的,是“洪武赶散”而从苏南来到苏北的,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相同。据《盐城县志》所载,朱元璋登基后不久 ,为了报复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一带王府绅民对张士诚的拥戴,遂以移民垦荒为由,将王府40万人丁驱赶到苏北,留下了一段众说纷纭的历史公案。为什么几十万人都说来自苏州阊门?吴王阖闾大城奠定了今日苏州城的规模,苏州城内有八个门,其中蛇门与盘门都象征征服越国,使越朝吴之意。齐门面对齐国,意在制服齐国。阊门之意取自“天通阊阖风”,位于城之西,阖闾首先要西破强楚。盐城人说自己的祖先是苏州阊门的,这多少反映了洪武赶散的后裔憎恨朱元璋拥戴张士诚的“情结”。此外我们无法解释几十万人都来自苏州阊门这一历史现象
      为什他们么自称阊门的
  1.当时迁出时,皆从阊门出去,在阊门登记,故如是说
  2.当时朱元璋不满一些在苏北的人想返回原籍,想斩首,然后朱元璋边上的一个大臣想了个办法挽救那些人,他劝朱元璋说自己是苏州阊门的,希望朱元璋对苏州阊门的人法外开恩,然后马上通知在苏北的苏州移民,都说自己是阊门的,可以消灾,故如是说
  3.但是这种祖籍多为苏州阊门的看法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怀疑。实际上如果如此众多的祖籍是真,那么一是难以组织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二是本地文化并没有呈现因为移民地文化扩散而取而代之或严重影响的现象,三是历史上没有正面的记载移民的记录。这很可能是由于战乱导致宗族关系的不稳定,等稳定后,原先家谱等未能保存,祖籍必定是后人重新编撰的,并不完全可信,再者由于年代久远,因此祖籍地相似可能是源于后人编撰家谱基于一种从众附会的心理而产生当地人多源于同一地的一种文化现象。于此印证的是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人多祖籍洪洞大槐树的传说,西南地区的麻城孝感乡传说,安徽的江西瓦屑坝传说,云南的南京移民传说等等。
  祖籍是苏州者,主要分布在扬州、淮阴、盐城三个地区。移民到达的北部边缘,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西部基本上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东部的南通地区基本不见。在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今扬州、邗江、江都、泰州、姜堰、泰兴、高邮、宝应、淮阴、淮安、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新浦、东海、灌云等地皆有分布。从方言的现状和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其中以姜堰、兴化、泰兴最为集中。响水、滨海、射阳、大丰的范公堤以东地区,明初尚未成陆,这里的苏州移民显然是在苏北地区二次或三次迁徙的。在这片地城范围内,自称是苏州移民后裔的至少在80%以上。明洪武年间,苏北地区接纳了如此之多的苏州移民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根据语言的现状基本上可以推断,这次移民的人数不可能占苏北当地当时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来自苏州(我们遵照习惯,把苏、松、湖、嘉、杭五府都称为“苏州”)的移民在苏北占绝大多数——这种来自一地,又集中移往一地,远远超过当地土著的板块式移民,新到一地后必然使用原地的方言。这样,苏北大地今天的方言应该是吴语,即使从语言发展变化的角度去考虑,至少也应该是掺有某些官话成分的吴语,而不是现在这样。仅仅是掺有吴语成分的官话。这个道理是十分浅显的,汉语方言的发展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如南京、镇江的方言本来是吴语,演变成今天的江淮话,是永嘉年间大批移民所致。家谱、族谱和一些地方文献提供的资料证明,明初迁人苏北的移民并非都来自“苏州”。如兴化的《师俭堂李氏族谱》清楚地记载着被当地人称为“兴化阁老”的明代宰相李春芳家族明初由句容迁入兴化(有趣的是,李氏的后人也说是由苏州迁入)。民国《泰兴县志·卷二十四》载:“试征诸氏谱谍,大都皖赣各族。于元明之际迁泰。”泰兴的李、汪、尹、洪、施等氏族从安徽迁入。姜堰现在陈姓人口近6万人,有3支,其中2支来源于江西,只有一支来自苏州。此外,前文所引民国《泗阳县志》提及的吴氏也是来自句容,明代的卫所制是“留军屯田”。洪武年间,驻在苏北淮扬二府的军士及家属共约l2万人,这在当时的苏北人口中也占一定的比例。我们把这些情况弄清后,就可以对明初苏北接纳苏州移民的人数进行估算了(统计人口时,在缺乏文献直接记载的情况下,运用各种相关资料进行推算称为估算。“估算”这个概念是梁仲方先生在编写《历代人口田赋表》时首先提出并运用的并得到认可)。明扬州府辖江都、仪征、高邮、泰州、泰兴、宝应、兴化、如皋、通州、海门八县二州(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扬州市和南通市),洪武二十六年有丁口736165。其中仪征、如皋、通州、海门未徙人“苏州”移民,我们按平均数计算,假定移民占徙入县人口总数的50%,扬州府则徙入苏州移民220850人;明淮安府辖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沭阳、海州、邳州、宿迁、睢宁、赣榆(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淮安市、盐城市、徐州市和连云港市的一部分),洪武二十六年有丁口632541,其中赣榆、邳州没有移民徙人,宿迁、海州只有部分地区有移民徙入。我们以三个县没有移民徙入估算,仍按上述估算方法推测,淮安府接受移民 230000人。这样,明初苏北大约接收了共45万苏州移民,占当时总人口的34%左右。事实上。各县按纳的移民人数绝不可能达到与土著相等的人数,也不可能达到总人口的50%,我们的这种估算是最宽松的。


  摘自百度百科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10 收起 理由
周东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4 07: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人口很难说有多少是秦汉以来的土著。天灾、兵灾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动因。而封建社会严苛的户籍管理制度,与普遍低下的经济状况是保持人口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相反相成,成就了如今的人口现状。另外,明洪武以前,上溯至三国两晋,统治阶级对氏族门阀的控制成分高于依赖成分。家族谱书的编纂是受限制的,我们熟悉的司马迁所获的罪名就是擅编国史——亦即刘氏史。所以,传世的家谱脉络清晰的只能上推至明代中晚期,特别是经济相对贫乏的黄淮海地区,这种现象尤为普遍。总之,这是一本彻彻底底的糊涂账。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4 收起 理由
周东 + 4 同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8: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资料很好,我们赣榆好多人家都是“红蝇赶散”说迁徙来的。好似赣榆周姓中的北辰支也是这个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8: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李云龙 的帖子

赣榆的历史,糊涂地方很多,不说宗谱,就是县志也不过明万历年间才开始编修,赣榆的史,志,碟,谱万历前的记载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17: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族势力在历史变革中可以说始终扮演的是减速机的作用。求全、求稳是家族文化的核心。若以攻守论,家族文化始终是守城的一方。而守城的一方有时候是为守城而守城。比如:朱棣大军南下抢皇位,是明宗室的内争,从历史角度讲是积极、进步的事件,强者为王,家国之福。但在鲁西南遭遇地方家族势力的超乎寻常的抵御,对方不过是假道南下而已,所为也不过是家族内争,犯得着这样不遗余力、不计成本地对抗吗?最后,被大军屠戮,所剩无几。这就是为守而守的实例。也体现了家族势力一旦强大到拥有武装的时候甚至可以影响历史的走向。另外,天下陈姓出江州,江州陈姓家族内部甚至拥有完整的司法系统,虽然其一直与中央政权保持一致,但始终是执政者的大患。最后,包拯奏请分陈,利用行政手段分化、瓦解了这一世族势力。以上两例说明家族势力有干政的危险,政府始终未放松过对家族文化的治理与整顿。明鼎初定,朱元璋的游击将军的设立就是对付流寇、残元和聚族的有效手段。头带红巾,盔攒红缨的作战小分队,情报准确,移动快捷,冲散聚族而居的人群是很轻易的事情。所以,沿海一带的洪军赶散、红缨赶散,是有历史依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18: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云龙 发表于 2011-5-19 17:20
家族势力在历史变革中可以说始终扮演的是减速机的作用。求全、求稳是家族文化的核心。若以攻守论,家族文化 ...

红巾军,又称作红军,是元朝末年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该事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或“红军。

   红巾军和朱元璋可是扯不到一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0 14: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主资料,了解不少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0 14: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朐阳外史 的帖子

欢迎新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0 20: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朐阳外史 发表于 2011-5-20 14:44
谢楼主资料,了解不少知识.

欢迎新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1 1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桃源


老家家谱上说我们是因为红巾军才从这这地方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1 11: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左石羊 发表于 2011-5-21 10:59
老家家谱上说我们是因为红巾军才从这这地方来的

桃源,春节前,我曾专程去沭阳考证过,在沭阳有,在泗阳也有。

通常说:在泗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15: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初的苏北鲁南地区其实是一个人口密集区,也是明初移民的主要移出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令在其统治区内进行人口普查。洪武三年,开始进行移民,首先移出的地区就是苏杭地区,而首先移入的地区就是战乱最为严重的淮泗地区。苏北鲁一带仅涟水一带处于战争边缘地区,其他地区则基本上不是战场,受兵祸相对很轻。毕竟海州地区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战略要地,所以能游离战争之外。
明初移民移出人口最多的地区分别为:
1、山西和山东东部:约50万人;
2、塞北地区:约40万;
3、苏杭地区:约20万;
移入人口地区最多的,主要有:
1、山东西部和河南,山东东部和山西的移民主要是移入该地区。
2、淮泗地区:江南移民主要移入该地区;
3、北京地区:塞外移民主要移入该地区;
移民路线:
1、前期:塞外——北京;江南——淮泗;
2、中期:广东——淮南;全国各地——南京;
3、后期:山西南部——山东南部;山东东部(胶东和鲁东南)、河北北部、北京南部——山东西部。
所以在本地区极少有家族自称山西移民,反而是苏北鲁南地区很多家族都把自己的渊头追溯到海州地区,根本就在于海州在明初移民时是主要的移出地,而不是移入地。
至于有少量自称是山西或江南移民后裔者,估计他们是来自明代另一种移民方式:逃籍和流民。逃籍就逃离原籍所在,到另一地方生活。明初朱元璋统治还是相当残暴的,尤其是对江南地区,明初的江南地区的赋税非常苛重,因此本地区的人不堪重负,纷纷外逃。从原则上来说,逃籍是非法的。地方官发现逃籍者就要对其进行遣返回原籍。后来由于逃籍者非常多,政府只好承认,只好允许他们就地落籍。
另外就是流民。与逃籍者不同,他们是因饥荒和兵祸。这个在元末就已经很严重了。明初稍稍好点,到了宣德以后就越来越多。至成化时规模空前,矛盾激化,并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诸省。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4 收起 理由
周东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0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了不少知识。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11:38 , Processed in 0.1020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